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麓湖之畔 > 41 世事如棋

41 世事如棋

题无法量产,这个消息对胡工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但此时他顾不上自己,更担心的是陈悦三人想不通,便故作轻松地说:“各位兄弟,没事。虽然现在我们做不了我们的‘任天堂’,但我们不是‘败走麦城’,只是要‘战略转移’而已。寒冬只是暂时的,我们来日方长。‘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的诗作。我们陈毅元帅也有佳作:‘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停顿了一下,他又哂笑道:“五通厂还在,有鸡就有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有合适的、不需要大资金运作的产品可以开发和批量生产的。”

何翰笑了笑:“胡工一讲诗歌我就‘头大(粤语:一头雾水)’。”

陈悦笑道:“何仔,胡工是教导我们要具有红梅品格,‘三九严寒何所惧,千里冰霜脚下踩。’”

大家辛苦了一年多,本来与林卓士共筑的这个财富梦离实现已近在咫尺,唾手可得,没想到却是瞬间湮灭,大家离“红顶商人”最近的一次机会就这样擦肩而过了,众人的内心都极度失望,但都像胡工那样没有表露出来,没有丝毫埋怨,都纷纷安慰林卓士,表示随缘就好,祝福他全家人未来在新的国度里幸福美满。

大家喝着茶。当时的风险投资远远没有现在发达,林卓士说他的一位大学同学在香江一间风投公司打工,他专程到了他同学的公司寻求风投,这家风投公司经调研后主要指出两点:电子秤是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即使是用单片机实施,创新性也不足,其他电子秤厂家要上马单片机控制的产品并不难;五通厂没有生产和代销过电子秤、甚至其它秤的产品,没有一定的稳定客源。最后结论是不投资。林卓士又说为了照顾家人他也被迫要去加国了,到时将为公司开拓那里的市场,以后回大陆的机会十分渺茫。众人都表示了深深的不舍。

林卓士一脸坚毅、不气馁的神情,说:“强哥,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电子秤的最好出路应该是技术转让了,不知道是否有此可能?”

胡工思考了一下,说:“我们的电子秤是用单片机控制的,暂时来讲在国内还算是技术领先的,我觉得应该有可能。”

“这就好!”林卓士欣喜地说。

胡工和林卓士便商量起电子秤技术转让的事情。陈悦三人见插不上口,也自行闲聊着。不知不觉,茶已冲淡,胡工动手换一泡新茶。

林卓士看着陈悦三人说:“三位兄弟,电子秤技术转让的事我和强哥商量好了,我们分头行动,我去找港商,近几年我结交了一些这样的朋友。强哥就找国内的厂,他的门路比我广。我和强哥都有信心我们的电子秤技术卖得出去的。”斯须,他又说:“大家为电子秤辛苦了一年多,多谢的话我就不讲了,但是心意我一定要表达的,所以我准备下周再专程上一次广州,到时再约大家。”

表达心意的想法,林卓士刚才并没有与胡工提及,正在给大家斟茶的胡工正欲开口,陈悦、何翰已出声婉拒了,王志超接着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胡工给大家加完新茶后,说:“我看这样吧!电子秤的样机和技术,我和爵士都会努力去做转让工作的。如果好彩能转让出去的话,则按劳分配。倘若没人要,我们是好兄弟,大家就当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

众人点头赞许。

林卓士笑了笑:“我没记错的话,‘按劳分配’应该是犹太人马克思先生提出来的吧?”

“对!”胡工笑道,“看来爵士到大陆来做生意,《政治经济学》学得不错啊!”

林卓士谦虚道:“还差得远!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陈悦真诚建言:“我觉得,若然转让成功的话,也应该有爵士一份。”何翰和王志超都表示赞同。

“不可以,不可以,绝对不可以!”林卓士一迭声地拒绝,“多谢兄弟们的好意了!电子秤未能OEM,我实在是太对不起兄弟们了,所以万万不可!”

胡工笑道:“小陈说得对!没有爵士,我们哪来样机?爵士还为我们买了单片机开发板和电脑,还有单片机的书。爵士是这个项目的第一大功臣!”

“我只是举手之劳,和你们的工作相比不值一提。”林卓士不好意思了,“你们要给我钱的话,就是不把我当作好兄弟了。”

“既然我们暂时无法同爵士统一意见,我们现在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我们五通厂的光荣传统是,对于难题就暂时搁置,事缓则圆,等转让成功后我们再作讨论。”胡工笑着说,“我们要学习邓公‘一如既往,搁置它20年、30年’的胸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