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岁月会消蚀掉一切,但无法抹去一个人心中的爱,那怕是曾经的爱。陈悦对“至亲至疏”赵容的爱、念,没有因为得到周咏的芳心而完全抹杀,正如周咏也不可能完全忘却“至近至远”阿民的爱一样。
快过春节了,和赵容一起在实验室厮守的画面连续两个夜晚遁入了陈悦的梦里,两天醒来他都有一种亦真亦幻的错愕,不禁思念起赵容,心里涌出深深的愧疚。陈悦告诫自己:忘记过去,无疑是背弃了曾经的情感。他又自嘲:又有谁能忘掉过去?1990年初赵容在信中留给了陈悦一个永久的通信地址,他到了小办公室把这个地址找出来,到邮局买了一张漂亮的过年贺卡寄给赵容,写上了对赵容父母、赵容和赵易的美好祝福,并代自己的母亲和姐姐问赵容好。
陈悦将贺卡投入设在邮局门口的邮筒后,突然觉得既然到了邮局,为什么不顺便寄一张给张茵呢?于是他寄出了第二张贺卡。
两封带着陈悦心意的信件飞向了他两位曾经的心爱,他觉得内心踏实了,期待着和周咏的见面,恨不得马上就见到她。
———
广州地处南方,长夏暖冬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年四季水草常绿、鲜花繁盛的城市面貌。广州被美称为“花城”,不只是因为这里的花多、花好,更是因为这里有过年“行花街”的习俗。
除夕,吃年夜饭、行花街和守岁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
“行花街”是广州方言,意“逛花市”,是广州人一年之中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是最为人们熟知的广州过年传统,是广府年俗的别样风情,“行过花街才过年”是萦绕在广州人心里的情结。
广州童谣《行花街》家喻户晓:“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这朵红花鲜,那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意:看不完)。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描述的正是广州人家家户户行花街的欢乐情景。
古时候,珠江南岸有专事花卉种植、买卖的花农,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五代十国的南汉时期。几经发展,明清时期的广州花市与罗浮药市、东莞香市、廉州珠市,被称为“广东四市”,扬名海内外。
我们先看罗浮药市。地处北回归线的罗浮山位于广东惠州博罗县境内,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有“百粤群山之祖”、“岭南第一山”的美称。罗浮山上生长着3000多种植物,药用植物超过1000种,被称为“百草药库”。依托罗浮山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先生在此采药著书、悬壶济世。宋代,人们在罗浮山冲虚观旁开辟了“洞天药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药市,鼎盛时,药市绵延数里,岭南乃至东南亚的药商云集于此。
东莞香市是指东莞寮步香市,始于宋朝,繁荣于明代,萧索于清末。东莞一带的土质和气候特别适合生长一种叫莞香树的植物,用莞香树制作的香料具有产自抹香鲸体内的龙涎香与檀香相混合的独特香味,这种香料被称为“莞香”或“女儿香”,其香味被人们美誉为“香味中的香味”。东莞因为盛产莞香,人们又称之为“香市”。有史学家考证,莞香出口到东南亚甚至世界各国有部分是经香江转运的,故香江的“香”字源于此,“香江”是“运香贩香之港”的意思。
我们再看廉州珠市。古时的廉州即现在的广西北海合浦县,据记载,明清时期,廉州时属广东管辖。合浦隶属的北海市1951年1月前为广东省辖市,后划归广西,1955年5月重归广东,1965年6月又划归广西,真所谓兜兜转转。合浦自古以来便以盛产珍珠驰誉于世,成语“合浦珠还”便源于此。廉州珠市的历史悠久,溯自秦始皇帝平定五岭,诏定合浦珍珠为贡珠时,廉州珠市便已形成。汉代廉州“海上丝路”始发港开辟以后,廉州便成为中外交通、贸易枢纽,是时东南亚各国商人云集廉州。
回到广州花市。19世纪60年代后,广州现在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逐渐形成,定型于1920年以后,自此成为广州最独特的新春风俗。
时至抗战,广州仍旧举办花市。据老广州回忆,那时天天有日本飞机在天上飞,随时有投弹的可能,但市民还是照常逛他们的花市、买他们的花。有一次,突然响起了防空警报,人们没有惊慌失措四处逃跑,依然优哉游哉地继续挑花、买花,可见广州人的淡定。1938年秋,广州被日寇占据。在沦陷的7年间,日本侵略者对广州的花市风俗没有干涉,花市并无一年间断。
“十年内乱”10年,广州仍然有六次花市举办。1973年,花市得以恢复正常。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