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时候,就需要一些手段,这就是一些心理学技巧了。还要提到的就是四个轮子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如果一件事要一步登天,给人压力很大,使人畏惧,而不敢做。那么把事情分成一个个的小阶段,逐步完成,难度感和心理压力感,就会明显降低。
第5集
小丸子画了一张理发师理发的画,在学校里得奖了。
同学提醒了小丸子,画画得奖了,家里人会有所奖励。小丸子感到双喜临门,不仅学校会奖励(发奖状),家人也会奖励。小时候都是这样,在学校得点奖励,就想回家让家人再给点奖励。这种双重奖励,确实有利于激励孩子的努力上进。
小丸子回到家,妈妈有东西给小丸子,小丸子还以为妈妈知道画画得奖的事,结果母亲给了小丸子两个糯米糍吧,小丸子以为这就是奖励,自卑自己只配这点奖励。之后丸子了解到妈妈并不知道画画得奖的事,丸子决定晚饭的时候,再向大家宣布。因为晚饭的时候,大家都齐聚了。
小丸子跑去感谢理发师,因为理发师当了模特,丸子才画出那幅画。这表现了感恩心理,一个人成功了,就要感谢所有帮助他成功的人。小丸子感谢理发师,理发师说是小丸子的本事,两人相互说好话。人之间相处,感谢或表扬一个人的时候,被表扬的人,不好意思把功劳都归于自己,于是也会赞赏对方,说对方也有功劳。理发师觉得画上的自己一定很帅,其实画的主要是客人,理发师只是个背影。
晚饭的时候,小丸子向大家宣布自己画的那幅画在学校获奖了,明天校长就会颁发奖状给她。大家很惊讶,觉得那副破画也能获奖。
丸子的爸爸说,以丸子的潜力来看,人生也只有这次能这样威风。这种表扬,其实是在挖苦小丸子。
小丸子开始向爸爸要奖励了,爸爸觉得丸子努力是本分,不该为了奖励。但是小丸子觉得努力就是为了奖励,好比工作就是为了得到奖励(工资)。小丸子的爷爷觉得小丸子说的有道理。小丸子求爸爸奖励她一台缝纫机,爸爸犹豫不定,正在考虑的时候。丸子的姐姐抱怨了,因为丸子的姐姐,平时一直很努力,却从没得到过奖励。爸爸为了对两个女儿公平,就不给丸子奖励了。这体现了对比效应,丸子平时表现的不怎么好,偶尔表现好一次,就显得很突出。而姐姐平时总是表现的好,反而没有对比了,每次表现的好,就突显不出来。失去了奖励,丸子把责任都归咎在姐姐身上。
第二天就要获得学校的奖励了,小丸子很兴奋,想练习一下怎样接奖状,让爷爷扮演校长,模拟明天发奖状的情景。小孩子受个奖励,就是很兴奋的,尤其是小丸子这种很少受奖励的人。对于人生处事方法,对于明天要发生的事,可以先做个演练,这样明天就熟悉怎么做了。而且演练中可以发现问题,这样就避免明天发生问题。
《樱桃小丸子》在日常生活素材、写作技巧、心理教育方面,都很出色,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动漫。
樱桃小丸子有五种称呼:樱桃小丸子、小丸子、丸子、樱桃子、桃子。不同的人对樱桃小丸子的叫法不一样,花轮同学把樱桃小丸子叫宝贝。小丸子的姐姐叫樱杏子。
第二天小丸子要去学校领奖了,小丸子想穿的很漂亮。母亲不让丸子那样穿,毕竟只是领个奖状而已,没必要那么正式。但是对于小丸子而言,那是重要的场合,就该精心打扮。
小丸子来到学校礼堂,等待校长颁奖,小丸子的心情很紧张。花轮送丸子一个发卡,并吹捧丸子是他心中的女英雄。这是花轮追求丸子的手段,如果平时想送礼,讨好对方,可是没有送礼的理由,也就没法送礼。如今有了送礼的理由,就把握住机会。而且顺便吹捧、赞美一下对方,可以增进好感。
上台领奖的时候,偏偏想上厕所,丸子很难受,却又没法离开奖台。丸子算了一下时间,还有很多人,还要等很长一段时间。丸子领奖状的时候,因为憋着,走路像只鸭子。姐姐在奖台下面看着丸子走路的样子,觉得怪异。作者这样写,就是给丸子领奖这段剧情,多增加点内容和趣味。也表现了重要时候,想上厕所,又去不成的尴尬。人人都遇过这种尴尬。
小丸子早上起来,不想上学,刚好有点发烧,小丸子觉得很高兴,因为这样就不用上学了。
生病就有特权了,可以让妈妈给她做汉堡包,还让妈妈喂她吃。然后让妈妈给她打开电视,再拿点点心。小丸子觉得好开心。
班上的同学得知小丸子生病了,决定放学后去看看她。同学们以为小丸子一定很难受,其实小丸子在家里边吃点心,边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