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金圆券。
朱元璋的大明宝钞。
基本都和废纸差不多。
五十万马克买一个面包?
太幽默了吧?
怎么会这么有想象力?
觉得犹太人会这么仁慈?
到了1923年,面包价格已经飙升到了4200亿马克。
很多德国人被饿死。
一个电影情节就是,德国人去抓犹太人的时候,犹太人对德国士兵说:“去你妈的,我要是活下来,绝对让你吃不上面包!”
这不是笑话,也不是导演瞎说,这是历史。
一个面包,居然特么的要4200亿马克?
还活下来就让德国人饿死?
袁华要是德国人,98k打的比ak都快。
小说还是要讲逻辑的,历史不用讲逻辑。
正是因为清楚各国货币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袁华才有干碎各国贵族的信心和底气。
就是这些贵族吃的好处太多了,导致各国货币才有问题。
要让五铢钱流通起来,却不容易了。
首先,五铢钱是新鲜事物,而中国的百姓向来偏向保守,有时候他们宁肯吃点亏,也不愿意轻易尝试新鲜的事物,只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会一拥而上。
其次,货币的发行,在后世靠的是银行业,而在如今靠的是官府,只有官府认定你的钱能充作税赋,你的钱才能流通起来。
而现在,大秦的五铢钱,就是老百姓可以缴纳税赋的唯一法定货币。
老百姓可以拿着铜钱,在少府买到除了大炮以外的几乎所有东西。
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买的老婆(蛮夷女奴),买到土地,缴纳税赋(一般只有商人需要)。
可以说,除了大炮和一些重型装备,五铢钱可以买到一个人想要的一切。
基本上这个时候黄金铜钱与布帛是同样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的。
其中,黄金是上币,只有在贵族、大地主、官僚阶级之中流通,一般以金饼形势存在。
在政哥清扫了国内反对派,也在袁华的货币改革之后,五铢钱的信誉已经无限接近金饼了。
当然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货币,比其他各国的货币要可靠的多,堪称如今世界上,最有效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