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真是好手段!”
朱敦汉坐山观虎斗,看到这里立马就叹为观止。
表面上来看,国家的命脉在于粮食,盐铁,煤炭什么的只是煮饭用的,可以用木炭木材来代替,没有那么的令人瞩目。
但如今可是正月,北京城依旧陷入到冰天雪地之中,谁也缺少不了廉价而又丰富的蜂窝煤。
许多穷苦人家,根本就无法在入冬前储备煤炭过冬,只能隔三差五的赚钱买一趟。
煤炭涨价,立马就让许多穷人遭受风寒的洗礼。
“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的影响都是相互的,煤炭涨价,其他的还会远吗?”
朱敦汉摇摇头。
接下来几日,果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通货膨胀的影响力瞬间席卷京城。
受到煤炭的影响,酒馆率先涨价,然后是布匹,紧接着就到了各行各业。
毕竟谁都需要过冬,也需要吃饭,不涨价根本就活不了。
短短几日工夫,京城的物价就膨胀了近一倍,百姓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以魏源为首的内阁自然遭受了最大的攻击。
普通的百姓也就算了,庞大的中下层官员在北京城本来就过得拮据,如今物价飞涨,他们也吃到了苦头。
他们可是有发言权,立马一致指向了魏源。
“如今该怎么办?”魏源蹙眉,问向了众人。
曾国藩难得发言:“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皇商,首辅何不借机整顿皇商?”
魏源闻言,眼皮一跳,然后又摇了摇头。
“目前不是时候。”
“一旦动了皇商,怕不只是整个北京城出现动荡,整个天下都难稳定下来。”
“到时候你我就是罪人!”
匡源则开口道:“目前最要紧的就是稳住京城,而其关键就在于皇商。”
“所以,能够制服皇商的,只有太后了。”
魏源眼前一亮:“好方法!”
这边,魏源又匆匆去求见太后辛氏。
辛氏叹了口气,答应下来,却又提了个条件:
“如今之所以物价不定,就是皇商心中不安。”
“所以,哀家只是起一时之用,这件事的关键在于首辅。”
魏源心事重重地离开了紫禁城。
显然,这句话他是听进去了。
毕竟他的年纪大了,也不想再折腾导致天下大乱,稳定才是第一位。
蓦然间,针对于皇商的各种舆论瞬间消失,而物价也恢复到了从前,百姓为之欢腾。
既然皇商目前动不了,魏源却是把招数定在了文官群体身上。
他决意施行京察,剔除官场上的腐败分子,肃清吏治。
当然了,他吸取了经验,决议在大行皇帝葬礼之后再举行,以免生出乱子。
这下,皇商清静了,而官员们则慌了。
上百年来,天下海晏河清,社会风气也从一开始的节俭走向了奢靡,攀比之心大起。
百姓们彩礼一日比一日高,官员们自然也不例外。
再加上通货膨胀以及白银贬值,不只是士兵们不够用,文官群体的俸禄也不够用了。
毕竟世祖皇帝之间的官禄,已经过去了200年,跟不上时代了。
贪污腐败,乃是常态。
魏源受到大量官员的怨气,弹劾,一时间人气大跌,整个立宪派都遭了无妄之灾。
“上任三把火,烧的乱七八糟!”
曾国藩摇摇头,对于魏源这意气用事的举措,甚为不满。
本来整个天下因为连续走了两位皇帝而慌乱,他倒是大开阔斧的改革,扰乱了却是人心。
虽然暂缓了京察,但却是一把随时会落下了巨刃,让人心生畏惧。
“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收买人心才是。”
胡林翼叹道:“这位首辅却一心想要改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对的事。”
“太匆忙了!”
阎敬铭则笑着道:“我倒是觉得,他是因为前任祁首辅优柔寡断,导致首辅权威大降,不得不行此事。”
“毕竟首辅的权力被散下,想要收回来可是没那么容易,不做成几件事可不行。”
李鸿章也摇摇头:“因为前遭之事,他获得了这个皇商的原谅,但威望却落了一半。”
“这时候,为了重新树立首辅的威望,他不得不下狠手,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