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笑了起来:“他在二楼的书房。”
“让乔治带你去吧!”
说着,她就转身离去。
乔治则笑了笑:“请跟我来,母亲是个虔诚信徒,但是为了父亲,她甚至愿意默认父亲的自由信仰。”
“自由信仰?”
“无论信什么,总比无信者来的好!”
乔治在前面带路:“有一段时间。我母亲一直焦虑着,她生怕自己死后上了天堂,就见不到我父亲了。”
“我父亲则同样焦虑,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皈依基督,依旧固执着。”
“我就是个新教徒!”乔治随口道:“在英格兰,以及牛津大学,没有信仰是很难交到朋友的。”
“至少表面是这样,私底下谁又能知道你呢?”
慕容策哑然。
这一家人可真有意思。
入得书房,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满满的一堆书籍,以及墙壁上琳琅满目的昆虫或者动物标本。
完全符合其生物学家的身份。
而在桌面上,一个秃顶的胖脸老头,满脸胡须,正趴着书写着字,眼袋耷拉,戴着眼镜,一脸严肃。
“父亲,大明驻英格兰大使来见您了!”
“驻英大使?”
达尔文抬起头,整理了下衣裳,露出了笑容:“我去过秦国和吕宋,那里的动物很多,尤其是蚊子和蚂蝗,格外的吓人,种类也是有特色。”
“您见识不浅!”
强忍着恶心,慕容策艰难地把目光从那些标本移开:“还是出去说吧!”
“好!”
二人来到了会客厅,乔治则自顾自地离开了。
“达尔文先生,我这次来拜访您,主要是受大明皇帝的委托,想要聘请您作为大明皇家科学院的院士。”
慕容策朝着东方的位置拱了拱手,然后才坐下。
达尔文眨了眨眼,对于这种时刻都得尊重的习惯颇有几分好奇。
“科学院院士?”
“没错,我大明新设的,就是为了招揽全世界的科学大家,来我大明钻研学问。”
慕容策笑着介绍着整个科学院的规划,以及大明皇帝的重视:“凡选为院士,每年可得三百英镑奉金。”
“而且,您的一应研究,大明也会全力支持。”
“你想想,我大明国土何其辽阔,物种何其之多,政治开明,国力昌盛,有陛下的支持,您还怕研究不出成果吗?”
这番话,说的达尔文心动了。
旋即,他又抬起头道:“需要去北京?”
“它就在北京,自然是要去的。”
慕容策道。
“我需要想想!”达尔文低声道。
慕容策点点头,选择离去。
他当然知道,这是万里旅途,一般人可真的下不了决心。
不管怎么说,这是新皇交给他的第一任务,怎么着都要完成,不然怎么升职加薪调回国?
达尔文一家因此陷入了思考中。
最后,还是拉玛夫人做出了决定:“查理,在伦敦,乃至于欧洲,你都遭受了排挤和讽刺,对于你未来的研究,资金问题也是个问题。”
“与其如此,还不如去东方看看……”
舆论环境和资金问题,是限制达尔文的关键点。
几代从医,让达尔文家族积攒了不少的财富,这点钱用来养家倒是绰绰有余,但却很难用来进行生物研究。
尤其是长年累月的钻研,这需要养一个团队,特别是专业的队友,更是工资高昂。
像这样的研究,一般可都是需要贵族和富商的资助,可从来没有从自己家贴钱搞的。
这得公私分明才行。
大儿子威廉也回到了,作为银行职员和长子,他的大脑是最灵光,自然清除父亲所想:
“父亲,去东方吧!”
“既然大明的皇帝如此重视您,那么无论是钱财和荣誉,您都不会缺的。”
“唯独爵位,您是在英格兰,用研究成果是怎么也换取爵位的。”
“但在东方却很有可能。”
这番发言,立马赢得了众人的支持。
达尔文家族之所以如此发达起来,果然有传承几代人的私人医院,但归根结底还是几年前发表的物种起源。
这本书争议极大,但同时销量也是极大的。
宗教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