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振兴大明 > 第三十一章达尔文

第三十一章达尔文

要买它进行反驳;中产阶级和学者却需要买上研究。

仅仅一本书,每年能给家族带来上千英镑的收入。

钱财的追求已经不大了,那么对于英国人来说,爵位就是最眼热的存在。

达尔文虽然追求科学,但也没有洁癖,不会将荣誉和财富拒之门外。

最后,当他看向妻子拉玛时,后者则笑道:“东方也有教堂进行祷告的。”

这下,他就下定了决心。

……

此时,作为反贪司的首任掌司,尤朝贵可谓是气势汹汹。

虽然义国公府落魄已久,但隔壁的河间侯府却是人脉颇多,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帮助。

所以,他带着一众属僚,直扑京营军需司。

二十余万的京营士兵,则分居京城东南西北四大营寨,每一个大营人数有五万左右。

北大营在远离京城,百余里的营州,这里距离长城最近,是北京门户。

南大营为卢沟桥、丰台附近。

西大营在玉泉山,保护这座避暑山庄。

至于东大营,则在通州,守护这座京城最重要的粮食集中地,以及交通要道。

所以如果京城发动什么政变,西大营和南大营是最快的,骑兵不惜马力,一两个时辰就能到。

在军中的编制,基本上是沿用两百年前,即:伍—什—队—营—团—师。

五人成伍,十人成什,百人为队,五百为营。

三千人为一团,三团加上团部共有万人左右。

每一大营,则分设左右都督,防止武夫专断。

而京营使司衙门,自然在京城,而且还是内城,方便皇帝随时管理和征询。

军需司所在的大院,一如既往地寒酸,破旧,大门上的铜环都生锈了。

尤朝贵眯着眼睛,一旁的参谋,也就是从外雇来的书吏俗称,李三眼的瘦高个低声道:

“掩人耳目,官场上的规矩都是这样,以为越显得破旧,越是彰显自己个清如水。”

“殊不知,大家伙都这样,就显不出来了,尤其是军需司这样的要害部门,更是显得画蛇添足了。”

对于这位从衙门中老书吏,尤朝贵是非常看重的。

官场上的事,一通百通。

尤其是能够看穿那些花账,这种能力极其重要。

尤朝贵点点头:“军需司肥得冒泡,这次就看李老的本事了。”

“不好说!”李三眼眯着眼睛道:“都说我有三只眼,但官场上混的人哪有简单的?”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老夫只能尽力而为了。”

一行人入得衙门,立马激起了众官员的反应。

不过,他们只能客客气气地相迎,然后任由其摆布。

在这种时候,谁不知道这些人是钦差?

越是反抗,越证明心虚。

果然,经过一下午的查账,大部分的账本竟然大差不差,甚是完美。

反贪司第一时间就陷入到了僵局中。

尤朝贵扭头看向了李三眼。

后者摇摇头。

一行人带着账本,离开了大院。

“他们是早有准备!”李三眼沉声道:“账本很完善,但就是太完善了。”

“就算是再精明的人,也会有疏漏的时候,人的脑子总会失误,而这些账本接近完美,就明摆地告诉我们,这是假账本。”

“你说的没错!”尤朝贵精神一振:“这确实是个突破点。”

“不,账本已经无法精进了!”李三眼摇摇头:“原账本恐怕藏的严严实实,难以寻觅,甚至是销毁。”

“所以,咱们得另辟蹊径。”

尤朝贵陷入思考:“也就是说,军需司的贪污是必然的,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军官或者士兵告发?”

李三眼继续摇头:“军中如官场,关系网密密麻麻,利益团体成型已久,根本就没有机会。”

这时候,族弟尤朝先走了过来:“大兄,可有进展了?”

“朝先,你久在叔父跟前,耳熟目染下,可知军中损耗最多的是什么?”

尤朝贵忽然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