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振兴大明 > 第八十章出兵

第八十章出兵

不亚于虎口拔牙,谁不怕?

而皇帝如此毫不顾及地包庇,更是让他的权威大涨。

曾经的孤臣,如今也开始招揽人手,羽翼渐起,不至于仅仅是大理寺卿几个鱼虾了。

而最具代表的,就是他在人事任命上的话语权。

内阁十四部,所有的阁老都有划分,但唯独吏部从不归属任何一人。

吏部掌控人事,一向凭借的是话语权的大小。

你的话语权大,那么就在人事上更能张口,让人同意。

这也是世祖皇帝限制首辅权力,并且避免让内阁抱团取暖的手段。

前明时,为什么内阁首辅权力大?就是因为他基本垄断了人事权,其他的阁老只能喝汤。

朱敦汉作为皇帝,自然是有所收获。

别的不提,他这个皇帝的权威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震慑了不少人。

尤其是大理寺这块招牌打出来,算是对吏治的一种洗刷,同时是对司法的改革。

改革,终于从军队转向了官场,这不得不让许多高官们为之动容。

谁都怕皇帝找个由子,再兴大案。

实际上,朱敦汉也怕过多刺激到文官,所以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军队上。

而这一次,不再是京营,而是地方的巡防营。

当然,他不再亲力亲为,而是将其交给了内阁,尤其是内阁新宠,曾国藩。

后者顺风顺风,升到了如此高位,对于其能力,朱敦汉自然是信任的,所以必要有所任用。

骤得这个差遣,曾国藩虽然沉住气,但确实有些心烦。

因为他不知道从何下手。

最后,还是胡林翼开口道:“地方巡防营,基本上都掌握在勋贵的手中,但地方文官却了解颇多。”

“最近江忠源来京了,正好可以问询一二……”

两人一见面,江忠源都是客气。

曾国藩把臂将江忠源扶了起来,微皱着眉头请他落座,神情间是不以为然的样子:“樵野兄,你我二人多年不见,怎么倒生分起来了?”

“忠源不敢,此次奉调抵京,本是听命,忠源与阁老虽有旧情,然而朝廷体制相关,上下尊卑有别,忠源不敢忘情。”

话说得冠冕堂皇,却透着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味道。

胡林翼心思灵透,一转念间就已经大约知道,江忠源一定以为自己到京城来,是曾国藩在皇上面前奏请的缘故。

同时,也是为曾国藩未曾让他进步有关。

战争部还空缺一个尚书,作为左侍郎,江忠源怎能没有野望?

但是几个月来,皇帝偶尔还问过几位阁老的意见,但是没有一个说出自己的人选。

他以为曾国藩以多年交好,却不曾想竟然忘了自己的前途,故而有此近乎迁怒之语。

作为左侍郎外放为两广总督,江忠源算是前途广进,但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要知道,如果他上任战争部尚书,一跃成为部堂,权势将是大明顶尖,区区的总督算什么?

毕竟总督要是调任京城,也只不过是小九卿而已,哪里比得上尚书,甚至还比左侍郎略逊一筹。

要是他始终抱着这样的心思,整顿军务的差事办得怎么样先不要提,无端的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就未免太可惜了。

胡林翼这才笑道:“曾兄,江兄还在抱怨你不给他说官呢!”

曾国藩心头一动,立马明白了其中的诀窍,叹了口气道:“樵野兄,非我不为,实在是难为!”

“我实话与你说吧,这个战争部长,是留给在魏国的左宗棠的!”

“他连同进士都不是,只是一个举人!”江忠源惊愕道。

“龚阁老不也是举人?”胡林翼叹道:“到时候陛下赏赐一个同进士身份,区区一个战争部尚书,又算得了什么?”

“这是皇帝早已经预定的人选,谁也动弹不得!”

“惭愧!”江忠源闻言,立马惭愧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