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上海街头迎来了北方的寒流,昔日的海风也似乎带着冰碴子。
来往匆匆的人们大多还穿着厚厚的外套,往外呼出一口气还能看见阵阵白雾。
“卖报,卖报,昨日陛下发布圣谕,重申帝国坚持工业发展之决心!”
“陛下的演讲,大明开天辟地第一回!”
“上海新设特别市,高于府,低于省,将是大明另一个陪都?”
“股票交易所为何物?或真或假?”
一个穿着草鞋,穿着单薄布衣的报童手里拿着一大叠报纸,腰间的布袋里还有厚厚一大堆的报纸。
身上的一副虽然单薄,还打了不少补丁,但是却洗的极为干净,洗得发白的衣服和那双草鞋虽然抵不住早上的寒气,但是却看起来比较清爽。
他站在十字街头,一边用手扬着手中的报纸,一边用稚嫩的声音叫喊着。
“这是什么报纸?”
忽然,一辆马车在路边停靠,窗帘掀开,露出一张人脸。
“公子,这是新成立的大明商报,专门报道那些商务要事。”
报童露出恭敬地笑容。
商报虽然刊登的都是非常具有时效性的政治时事以及工商事务,但却并没有刊登乱七八糟的趣闻,八卦之类的,所以并不受欢迎。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商报成立还没有一个月,虽然比上海市成立的时间长,但到底是太短,在众人中没有信誉,或者说习惯。
因此平时里,他也是很少拿这商报来卖,因为卖不出去,虽说卖不出去的报纸都可以退货,但白白浪费时间也不是什么好吃。
卖不出去就没钱,有可能晚上就得饿肚子了。
但今天他听说股票交易所成立了,必然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这个新奇的事物可不简单。
眼见如此,他自然得大肆吆喝。
“拿一份!”
“谢谢!”
收到一银毫,报童开心地跑远了。
街头上还有几个人一边拿着手上的报纸看,一边赶着去上班,能够在外滩大道这边上班的,不是书生就是那些商铺伙计,这些不管是在那里工作,都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精英阶层。
他们对一些政治时事更为关切,而这也是他们听见报童叫喊,述说着皇帝继续扶持工业,继续打破商团垄断发展后,才会拿出钱来买上一份报纸先睹为快。
男人则拿起报纸,定睛一瞧,目光深邃。
皇帝再一次重申,帝国将会进一步扶持,并取消诸多限制,以促进纺织业的发展。
比如,演讲中重点提到了毛纺业!
表示帝国今年内将会推出一系列对畜牧产业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小额贷款支持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内的纺织业发展,帝国除了对现有的生丝产业,棉纺产业保持高度关注和投入外,还将引导资本进入毛纺业。
如,让大明钱庄和大西洋银行低息借款。
同时,也鼓励商人去往草原和西北进口羊毛。
要知道,这在以往可都是晋商,或者皇商垄断,根本就没有其他商团,或者商人能够涉足。
这是明晃晃的打破垄断。
尽管国内的羊毛在质量上不如英国等地的羊毛质量,但是强过没有。
据统计,即使是整个蒙古草原,每一年青草之上都流淌着三千万银圆。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如今也被开放了。
最近几十年,呢绒产品不断受到欢迎,从每年的几十万,扩大到几百万,这笔钱可不是小数字,这也就意味着羊毛产品受到普遍接收。
胡雪岩看着报纸,心思莫名:“陛下终于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了,或许是太平军和白莲教的刺激?”
想了想,他不由得笑了。
白莲教起义在山东,简直是自寻死路。
短短一个月时间,在新军的碾压下,彻底地被剿灭,根本就没有流畅的余力。
死伤上万,俘虏七八万,整个山东的邪教几乎被清空,大量的佛像、经书累积在一起能够堆成一座山。
广西的太平军反而如同猴子一般四处跳动,地方军队根本就无可奈何。
等到朝廷的新军去了,反而成了气候,一直在广西的十万大山附近徘徊,剿灭不尽。
又怎么可能剿灭得了?
胡雪岩清楚的明白,十万大山里有上百上千个矿山,而矿山里面有大量被捕捉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