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蛮人,还有许多一无所有被卖身为奴的汉人。
当然了,还有许多被抓过来的秦国人。
这些人数以十万计,每年能够产生数百万银圆,是秦国和两广士绅、官员的钱囊。
如果在寻常也就罢了,如今太平军来了,简直就像是干柴点了火星,燃起了熊熊大火。
一时间,剿之不尽,两广总督都没办法,只能前来督战。
“利益呀,利益!”
胡雪岩轻笑道:“打破垄断就好,羊毛的价格将会大跌,而棉布呢?”
“我的棉线也能畅销了。”
他的目光长远,立马就窥探到了皇帝的目的,蒙古草原仅仅是第一步。
“老爷,这上海市是什么章程?”
这时,赶车的马夫忽然开口道:“上海等几县被划出来,地价涨得飞快,一间房涨到了三五十块,乖乖,翻了两三倍!”
“怎么,你家也有房子?”胡雪岩问道。
“托老爷您的洪福,家里有三间房,我想着这不对劲,准备发卖了去……”车夫诚恳道。
他知道自家的老爷聪明绝顶,是个做商业的奇才,所以才毫无保留的进行请教。
“留着吧!”躺在靠背上,胡雪岩淡淡地笑道:
“这才哪到哪儿啊!”
“上海市长,可是正三品衔,位置高着呢,还要成立什么交易所,陛下这是有心做画,朝廷上面的那些有心人自然也得沾点便宜。”
“老王呀,等过个十年,你那房子起码能翻个十倍!”
车夫惊讶莫名,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不再理会车夫的神情,胡雪岩目光继续看向报纸。
上海市的设立,完全是因为皇帝的新政,以及重商主义。
当然了,这也是对松江府的一种削弱。
作为天下第一府,其人口早就超过了八百万,规模空前,每年的税收也超过千万,是一等一的大府,甚至超过许多省。
在这种情况下,拆分也是自然的。
目光往下,胡雪岩瞳孔一缩:“陛下竟然准备放开报纸?”
几百年来,大明朝廷一直把报纸视作控制舆论的手段,从来不允许地方和私人办理。
到了如今也只有大明公报和北京日报两个,如今才添加了商报,可谓是极其稀少。
演变到如今,许多民间也开始办理画报,刊登一些杂文趣事,卖的都是火爆。
朝廷屡禁不止,无可奈何。
“堵不如疏,陛下果然目光长远!”
报纸上颁发了报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明确规定:
允许民间筹办报社,但是要筹办报社需要的手续非常繁杂,而且对申请人的要求相当高。
首先是资本要求,另外是对报社的老板,以及编辑都必须经过申请并核准,任何有不当想法以及言论的人都是不能参与报业的。
而且,发行的报纸在正式发售之前,必须提前送审,而考虑到国家雇员也不可能出那么多人天天晚上给你审核明天的报纸,所以各地方虽然准许办报,不过一般都是只允许办周报甚至月刊,至于要想办日报,其申请难度相当大。
“虽然困难重重,但有个报纸却大为不同!”
作为一个知名的成功商人,胡雪岩的嗅觉极其灵敏,尤其对政治上的事更是天然具有亲近之感。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明人,他当然明白,政治才是大明商人长久的根本。
所以,办一份报纸不仅有利于塑造自己的名声,同时也是一件利器,威胁到地方官员。
如同士林中的名声,地方的舆论,总是需要吹捧和贬低的。
这也是名士的作用,他们的嘴就是笔。
“不,那么大了一块果实,我根本就吃不下,必须要联合其他人才行!”
胡雪岩眯着眼睛思量着。
而这,又是一个纵横捭阖的好机会,交友的机会。
皇帝这个虎皮,也该是时候用用了。
……
在这个时代,要想发展工商业,是需要有同时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是原料的来源以及产品的销售地,一方面是地理、交通方面的优势,此外还有政府主导的政策扶持以及最后的资金。
要想发展工业或者其他什么东西,都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市场规律的最大体现就是金钱。
所以,朱敦汉就像是另立新军来渐渐取代京营那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