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再次派遣军队问题,让缅甸的内部矛盾加深。
亲明派和骑墙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缅甸王则高坐,犹豫不决。
表面上是理念之争,实际上却是利益之争。
一场与英国的通商协议,让缅甸产生了亲英的利益阶级。
缅甸的茶叶、宝石,一直是英国人渴求的,两者打得火热,立马就营造了大量的利益链条。
同时,许多英国人、书籍来到缅甸,独自自主的思想萌芽,让许多缅甸人思想开始动摇。
两者一结合,短时间内就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似乎一下子就能够与亲明派并肩抗衡。
离开了东宫,林成栋与郝成珈并肩而行。
林成栋开口道:“如果世子登基,你家的茶叶怎样?”
郝成珈随口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与英国做生意没关系,但绝对不能背叛道统。”
“许多人怕是忘了,我缅甸可是背靠着大明才能安稳如山,如果没有大明的支持,颠覆只在旦夕!”
缅甸的人口突破三千万,但汉人和混血儿,统称为汉族裔的数量,却只有八百来万。
缅族人超过千万,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
可以说,即使经过了200年的努力,小族临大族的局面只是得到了改善,而没有彻底得到改变。
在郝成珈看来,抛弃大明,不仅会动摇汉族裔的基础,更是会让许多族裔有机可趁,如缅族。
林成栋淡淡道:“有些人被英镑模糊了眼,区区几百万英镑的收入,就不顾一切了,圣贤书都读到了狗肚子去了。”
宝石、锡钨矿、茶叶,以及兴盛的甘蔗产业,构成了缅甸外出口的支柱。
而英国对这一切悉数吞下,并且给出了比较公道的价格,两者的经贸往来持续攀升。
仅仅在去年,两国的贸易总额已经突破了三百万英镑,也就是九百万银圆。
而要知道,缅甸一年的总收入也才一千万左右,近半都是稻谷收入。
“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林成栋低声道:“利益的腐蚀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如果不再正规的话,缅甸就真的危险了。”
“隆武皇帝不像宣仁皇帝,他对外强硬,一开始就勒令秦王退位,我缅甸继续下去的话,一场干涉在所难免!”
郝成珈也是心头惊悚:“南洋总督手底下数万人,还有大量的藩国军队,我缅甸东西南北都是敌人,根本就打不了。”
林成栋眯着眼睛,思虑起来。
夜里,他再次来到东宫,对着世子孙家俊沉声道:“邸下,请恕微臣冒昧,实在是不得不言……”
“刚回到家,家父就言语,这段时日以来,一些商团来到了德京,规模不下两三千人,似乎都常备着武器!”
“什么商团?”孙家俊神色一敛。
对于林成栋的言语,他并无怀疑。
因为林成栋的父亲就是德京府尹,虽然对于德京没有军权,但却有非同一般的掌控力。
那些地痞流氓,商人小贩,都是他的耳目。
“英夷商团,似乎想要收购茶叶和锡矿!”林成栋低声道:“但是家父却看到他们经常出没于次相府……”
孙家俊眉头一挑:“恐怕也只是送一些贿赂罢了,这也是常有之理!”
而林成栋满脸严肃:“请恕微臣妄言,陛下若是再不重视,怕是有不忍言之事发生了……”
“不会的!”孙家俊凝重道,似乎是在说服自己:“京畿重地,谁敢乱来?”
“邸下,二皇子深受皇上喜爱,还未成婚就已经获封平城大君,治下之民已过十万,这是何等的大手笔?”
林成栋继续加码:“次相一向与您相对,首相虽然中立,但他中立本来就是一种态度——”
在儒家社会之中,文官群体天然的就亲近于嫡长子继承制,或者说是保守派,不愿意动荡。
作为首相,支持世子是理所应当的,中立反而就是态度不正了。
想到这里,孙家俊脸色难看。
“至于王上,臣觉得,那亲英派,就是王上扶持起来的,所针对的就是世子。”
“打击世子,从而让二王子获得世子之位!”
“你说的没错,你说的没错!”孙家俊双目通红:“父王打击亲明派,实际上就是打击我的势力。”
“一旦亲明派完了,我也就完了,到时候老二就能顺理成章的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