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的颁布,其实是内阁与朱敦汉再三妥协的结果。
但就算如此,仍旧涉及到上百个行业,如人数众多的采矿业、力夫、码头工人,以及各种工人等。
因为境况、工种、地方不同,所以基本采用的大略。
拿矿工举例,在工作时间上,限制在十一个小时以下,凡多余时间,都得加班费,无加班费的,则三倍处罚。
薪水上,如采矿工人的月薪则在五块以上,低于五块则处罚。
甚至,还创造性的提出了抚恤金,即年薪的三倍至五倍。
一些处罚、殴打等,也被禁止。
再具体的,则没有再规定了。
与后世相比,这劳动法堪称简陋,比如福利、节假日等,都没有要求,甚至连童工问题,都选择了承认。
童工,是许多穷人,乃至于孤儿活下去的门路,一旦粗糙地禁止,不知道多少人会饿死。
所以也采取了时间、薪水的限制。
饶是如此,在当世大明来说,仍旧是开创造性的法律,保障了普通工人的生活。
按照如今衙门的掌控力,有多少人服从,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有法可依,就代表着可能。
一开始,朱敦汉还准备限制童婚,但却被内阁给劝阻了。
曾国藩直言:“许多穷苦人家,娶妻的礼金都拿不出,只能收养,或者抱养女孩作童养媳。”
“这不仅有利于人口繁衍,还让许多女子活了下来,不然的话,溺婴怕是不可胜数……”
存在即有理。
朱敦汉想了想,还是选择了妥协。
不过,他还是制定了法律,凡溺婴者,全家流放。
这个劳动法的成形,是随着工人叛乱被镇压后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安抚。
在朝廷的眼中,我可以安抚你,但你做错事了,就得镇压。
而朱敦汉深知,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明迟早会诞生百万,甚至千万的工人。
他必须保障这群人的利益之不然的话,后果难料。
尤其是欧洲第一国际已经诞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严密的法律将会陆续出现,这是朱敦汉心里的打算。
至于农夫,其实朱敦汉也做了打算,继续强化加深世祖皇帝的减租减息政策。
即,租金不过三成,年息不过三成。
可惜,世祖一走,到了高宗即位时,就已经被废弃,或者说是选择性遗忘。
这项提议则同样受阻。
理由则如龚橙所言:“地方吏治糜烂,纵有良方,但药煮错了时间,放错了顺序,也得死人。”
“故而,臣以为,此时当缓行!”
朱敦汉点点头。
他之前的改革,都是立竿见影的,如军队革新,部门废立,都在北京,以及朝廷直属,不涉及到地方。
说白了,就是机关改革容易,没有涉及到根本利益,些许的阻力在庞大的皇权跟前不值一提。
减租减息,没有官僚的配合,根本是样子工程,一如民国时期的新生活运动一样可笑。
“改革,就是治人!”叹了一声,朱敦汉带着左宗棠来到了军械司。
印入眼帘的则是机床上的一道道枪管。
随着革新技术的口号喊起,昔日半人工半机械化的军工业,彻底机械化,效率翻了数倍。
这不仅带来了更高的产量,精准度也在不断提升。
如,刚刚生产的隆武式机枪。
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就诞生了机枪,经过数年的优化,终于成了朱敦汉印象中的机关枪。
“噼里啪啦——”
看着短短半分钟射出的数千发子弹,以及那通红的枪管,左宗棠满脸震惊。
其中人高的围墙,已经被射塌,大量的草人也被倒下。
现场一片狼藉。
朱敦汉很满意:“这机关枪,除了偶尔卡壳,比较重,子弹消耗快,以及枪管容易发热外,优点倒是极高。”
“尤其是面对骑兵,稍微一扫射,即可压制!”
说到底,还是后装枪时代来了,步兵们可以趴下来射击,如果还是滑膛枪时代的线列阵,那真的是一扫一大片。
话虽如此,在应对的措施没有普及前,机关枪仍旧是战争利器。
左宗棠脸上红晕未散,反而激动道:“陛下,此等利器,就要主打一个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