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振兴大明 > 第一百六十七章搅和

第一百六十七章搅和

“云南省上下,共有土司两百二十八家,县级及以上的十二家,县级以下的两百一十六家!”

昆明巡抚衙门。

布政使安泰正一五一十地汇报着云南的土司情况。

在他的面前,则站着从北京来的钦差大臣,李鸿章。

这位首辅的弟子,已经从顺天府尹任上卸任,直接担任大理寺卿,成为小九卿之一。

一任还没做完,立马就来到了云南开始主持改土归流。

不用说,这项任务一旦完成,那可真的是一飞冲天了。

所以,哪怕是一旁的巡抚,脸上也露着微笑,巴结的眼神怎么也止不住。

在官场上有后台跟没后台是两码事。

李鸿章阅读着案牍,详细的资料足足有一尺高,详细介绍了各个土司的情况。

可以说,在世祖中兴前,整个云南的土司就超过了八百家,后来经过陆陆续续地改土归流,才到了如今的两百来家。

即使如此,但云南的土司也是出奇的多,贵州上下的土司不超过百家。

“可有大的土司?”

李鸿章认真问道。

“大概有那么十家!”安泰沉声道。

即车里宣慰使司宣慰使刀氏、丽江木氏、永昌李氏、顺宁猛氏、东川禄氏、莽市方氏、猛连刀氏、南甸龚氏、拢川多氏、耿马罕氏。

“最大的是哪几家?”

“车里宣慰使司宣慰使刀氏,其管辖着西双版纳地区,地域广阔,涵盖众多傣族聚居区域,人口众多,是滇南地区最重要的土司。”

安泰轻声道:“还是就是丽江的木氏,也是傣族聚居地,言语难通,风俗迥异。非土司难以安稳。”

“更关键的在于,两家不仅实力雄厚,而且还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呀!”

听到这,李鸿章才露出一丝笑容:“改土归流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挡朝廷的决心!”

“故而,兵部签发了一万新军,已经在广州下船了,要不了几天就会抵达昆明。”

“到时候即使整个云南乱了,也没什么大事。”

“实在不行,就从秦国借兵嘛!”

听得这话,几人面色凝重。

没有想到,皇帝的决心那么大。

“瞧瞧这几家,滇南的富饶地都被占了,这刀氏,少说得有十几万人吧?在内地,可是三五个县呢!”

李鸿章点了点刀氏:“就从他家开始——”

一群人正聊着呢,忽然有人奏报,普洱吴氏前来求见。

吴氏父子二人并言竟文,一同述说着车里司刀氏串联土司,准备反抗改土归流的国策。

这下李鸿章都不得不正色以待:“汝等若是所言属实,某必然重重有赏。”

……

冰原将军府(阿拉斯加)。

冬日的雪域,越发的寒冷起来。冰屋也无法给予更多的温暖。

阿布看着儿子冻得脸色通红,立马用胳膊肘动了动妻子。

妻子这才艰难起身,用树枝把树皮线挑了挑,让海豹油燃起了更多的小火焰。

整个冰屋的温度也在持续上升,不一会儿就到了零下七八度,一家人这才继续的睡着。

待到生物钟催着他们起床,阿布这才叹道:“海豹油不多了!”

“肉也不多了!”妻子用刀割断鱼肉,阿布也分到了一块。

这是他们的第一餐,也可能就是今天的唯一一餐。

阿布摇摇头,开口道:“今天的风雪道,还是吃点鲑鱼吧!”

说着,他架起雪橇,用苔藓沾水附着在雪橇底下,然后赶着两只雪橇犬向外走去。

在北阿拉斯加,临近北极圈,极光有时候整天都在,为了护住眼睛,阿布戴着骨头做的护具:

比眼镜略小,瞳孔处只有一条小缝。

或者在眼睛下方涂上木炭。

赶着雪橇犬来到了冬日存储的石块下,捡拾了百来条鲑鱼放入雪橇中,他也迫不及待地啃食起来。

鲑鱼是夏天捕捞成果,短短一天时间就能捕捉上千条,是因纽特人的储存粮食。

冰镇的鲑鱼,虽然硬邦邦的,但却带有一丝甜味,鱼皮更是有嚼劲,让人爱不释手。

每条雪橇犬赏了一条鲑鱼,这才开始启程。

回到部落时,其他几户人家也赶了过来,目不转睛的盯着鳜鱼。

阿布老实地发了几块鱼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