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神诡修仙:我能融合万物词条 > 第六十一章 许知浅(大章!)

第六十一章 许知浅(大章!)

法!

但不得不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想成就圣人的难度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框架越大,圣人越多,再想成就新的圣人也就越难。

儒家有三位圣人,在儒家的修行上这是天大的优势,儒家的门徒天生选择就比其他人更多一些。

可这种优势同时也是一座大山,不,是三座。

如果不能翻越这三座大山,便不能在儒家的体系上有所创新。

也就是说,整个儒家的门徒,毕生都只能在那三位圣人的恩泽下笼罩,却永远无法超越出去。

在外人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数遍百家也仅仅只有儒家出了三位圣人,竟然觉得这还不够?

可谁会嫌弃自家的圣人多呢?!

圣人的出现,必将推进自身修行体系的革新。

而儒家这种事情,已经经历过整整两次了!

如果说最开始的儒家修行之法,仅仅是一副皮囊在慢慢往里填充,经过后两位圣人的补足和完善,则相当于在皮囊中增添了骨血。

不能说已经定型吧,却也再容不下继续大刀阔斧的改动。

就好像当初墨家的创始者,圣贤之一的墨子,曾也在儒家进修,后来发觉自身理念与儒家并不契合,悍然离去,自创墨家。

墨子是圣人么?

当然是!

但他是儒家的圣人么?

他的修行法,他的创新,对儒家的学子有什么帮助么?

很遗憾,并没有。

墨家兼爱非攻、自苦以极,这跟儒家十五种美德不能说是八竿子打不着吧,至少也可以说是另一个全新的方向了。

实在融不到一块儿去。

儒家需要的是儒家的圣人,而不是百家的圣人。

能出圣人,当然很好,对愿意追随他的修行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机遇。

但自己学不到,没办法去学,又能怎么办呢?

修行这种事情,选定了方向,除非自废修为,否则一盘杂烩的话,极容易给自己玩死。

天道之疾可不是什么玩笑。

能选几个方向不放松都算厉害,还想玩大杂烩?

真当自己命多硬啊!

有那么容易,何必还要分什么百家之法?

不是他们想有门户之见,而是不得不有门户之见。

理念不通都是小事,被天道之疾影响到那是真要命的。

一个道心不坚,说没也就没了。

正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是好东西,就要全装在自己的盘子里。

否则百家的圣人可是不少,想凑十位都是随随便便。

怎么就没见人既称自己是儒生,又说自己是墨者,一边还喊自己是道人呢?

会这么说的,才是真正的外行,以为多就是好,实则狗屁不通。

十五道圣人考验,便是以凡人之姿,去接触儒家修行过程中会遇到的天道之疾,只不过是通过儒家修士模拟出来的。

自然也是十五种。

能以凡人之姿顶住的,就意味着能在这条路上继续深造下去,起码不会因为一点点波折就变成损害世间的魔头。

毕竟也没多少人想看看儒家十五种美德的反面,究竟藏着什么样的东西吧......

于是在宁缺毋滥的考量之下,如今的儒生最少也需要通过五道考验,才能真正修行儒家之法。

往小了说,这是在为自己的前程,以及是否适配儒家修行法做检验,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往大了说,一旦有人真的凭借自身通过了十五种考验,就意味着儒家出现了一位可秉承三位圣人传承的全才!

这种方式,历经几近千年的检验,就是儒家甄选适合自家体系的娃最好的方式。

也只有通过十五种圣人考验的全才,才有机会继续对如今的儒家进行革新!

这也是为什么,祭酒如此激动的原因。

如今的已经儒家太大了,也足够的充实。

三位圣人的思想更是深不可测,他们的德行,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碰瓷的么?

只有全盘将其消化,才可能推陈出新,做出新的改变。

但前提是,必须彻底了解儒家的骨、肉、皮,否则妄自动刀只会伤及自身,不仅不会有所增益,反而会损伤根基。

能通过十五种圣人考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