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身后的七千名骑兵相隔越来越远,独自一人支援到呼厨泉身旁,或许是因为他骑术了得,又或许是因为他就是喜欢以一挡千。
那名羽林卫的将军早在皇宫时就曾劝说过赵云,可那一次赵云可差点便将吕布的头颅斩下,况且呼厨泉这边的情况太过紧急。
是需要赵云来剿灭这把火。
赵云经过呼厨泉,没有说话,而是策马迎击冲锋的敌骑。
“那是何人?”
金弘毅从未见过这么急着送死的将领,看赵云的阵势,似乎真以为自己刀枪不入。
可很快,他的看法就改变了。
随之而来的则是大惊失色。
呼厨泉的上千人马还未完全脱身,不少士卒被敌骑纠缠住,只好近战厮杀。
而赵云加入战场之后,手中的银枪就和收割机一样,不断收割着敌军的性命。
就是金弘毅眨眼的功夫,便又死了两名部下,也就睁眼闭眼这一会,赵云就已经杀了他将近十名部下。
不止是休屠部的骑兵,包括呼厨泉的这一方,也从未见过这样的猛将。
先前他们谈判时,便觉得赵云勇武过人,可过人不代表他是超人啊。
此时赵云好似触发的坚毅不倒一般,偏偏就是喜欢打大逆风的局,要是人多了,他反而不能有如此杀敌的效率。
他完全可以舍弃这数百名呼厨部的骑卒,等着后方大军冲杀过来,这样才是最为稳妥的举动。
但似乎在洛阳那次铤而走险之后,他便觉得面对这些数量远超于自己的匈奴骑兵,简直如砍瓜切菜。
其身上着皮甲,铜甲,能起到保护比起在皇宫那日的飞熊军,犹如天壤之别。
飞熊军这支人马要是还在。此刻以一当十,是完全游刃有余的。
也正因为这些匈奴军队装备简陋,赵云每杀一人都能省下许多力气,且对方的弯刀劈砍在自己的银甲之上,最多嵌入丝毫的距离,而后被胸内软甲所抵挡。
用通俗的话说,根本破不了赵云的防。
“这位汉将到底是谁?”
“末将不知啊!”
刚才下令冲锋之后,不少人马已经厮杀在一起,此时难以展开阵型再射向赵云。
要是让金弘毅知道这位汉将如此恐怖如斯的话,恐怕只会继续采取风筝战术。
赵云再怎么刀枪不入,也挡不住一阵阵箭雨。
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战场就是如此,瞬息万变,没有回头路。
有时或许就因为一名小卒丢盔弃甲而导致大军溃散。
诸如此类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
赵云此时可谓是战的痛快,在史上他能全然不惧天下最精锐的骑兵——虎豹骑。
这支铁骑是曹操让曹纯所统领,可谓是当世最强骑兵。
《三国志·魏书》注:“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
而赵云能在虎豹骑的手下救回甘夫人和刘辩,且在曹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对上这些匈奴骑兵,岂不是降维打击?
更别提如今不过二十岁的赵云,且还有赵瑾系统buff的加持,虽然不至于真的以一敌千,但其勇武,已经不能以人来衡量。
在这些匈奴骑兵的眼中,就是一头怪物!
已经有不少人面露惧色,赵云长枪所过之处,皆是血液喷洒,头颅落地之声。
死在他手下数十名敌军,仿佛就是为了让他热身一般,其长枪挥舞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他身旁的尸体也开始堆积起来。
而就是在赵云一人震慑住千军万马的时候,前军的羽林卫已经赶到战场,一个接一个精锐的铁骑出现在赵云的身旁,手中马槊,长戈在第一时间便捅死不少敌骑。
此时长兵器的优势完全发挥了出来,对上这些弯刀,还没来得及抵挡,就已经被长枪贯穿躯干。
战马奔驰的冲击力在此刻体现,身穿重甲的羽林卫再次彰显出天子禁军那股威武之气。
这是在与飞熊军,或是西凉军精锐时交战所没有的信心和自豪,打不过西凉铁骑,还打不过你们这些匈奴人?
三国鼎立时期,所有外族都只有挨打的份,这段天下三分的局面中,始终是自家人内斗,可没有什么异族能崭露头角,能有些实力,不是被打服了,就是被灭族了。
乌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哪怕是败给袁绍的公孙瓒,那也是久震边疆,其麾下白马义从,也是数一数二的精骑。
羽林卫此刻的内心汹涌,不同于往日,就算甲胄,器械上变化不大,可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