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杀到战场的最前方,要说推进,没有一支队伍能比的上陷阵营。
其撕裂阵型的能力不比一支精骑差多少,只是人的双腿所限,机动性没有骑兵那么高。
推进,不只是往前推进,黑龙军也同样一分为二,与中军和向两侧被缠住的两万敌骑包围而去。
熊大壮见阵线向前,也不能再据守城墙,而是果断的下令。
“出城列阵!”
“诺!”
城墙之上只剩一千守军,以及一些发号施令的传令官,和现在指着挥大军调动的杨潜。
熊大壮领着八千多弓弩手出城支援,不只是因为射程不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敌军又派出一万骑兵,往赵瑾的方向冲锋。
没有支援的话,很难挡下后一轮骑兵的冲击。
他们没有拉弓射箭,而是保持奔驰的姿势和速度,手中刀盾随着马匹的身躯而晃动。
眼中满是贪婪之色,想必是那些匈奴权贵,出了多少价钱,悬赏这位汉军统帅的头颅。
不只是右侧,左侧也再次派了五千骑兵支援,至于正面,那两万匈奴步卒,已经不剩半数,转身逃命则是身后的骑兵射杀,不逃命的,也只能被陷阵营以及那些重甲士卒屠杀,战势简直如砍瓜切菜一般,收割掉这些炮灰的性命。
三名敌军步卒鼓起勇气挥刀砍向高顺,一刀被身旁陷阵营士卒用力横扫,挥刀的那名敌军,也许因为年龄大了,兵器直接被震脱,摔落在地上。
还有两刀袭来,一刀被高顺挥刀抵挡,另一刀则是砍到他的玄甲之上,甚至连明显的刀痕都没有,只有金属发出碰撞的“哐当”声。
除了高级军官,也就只有陷阵营,黑龙军,或是禁军、西园军这样的皇帝禁军是全员身披玄铁甲胄。
哪怕是身披重甲的前军刀盾手,也只是身披鱼鳞甲、札甲这样的铁甲。
正是因为东汉冶铁技术的发展,炼铁技术的提高使得铁质甲胄在战场上更为普遍。
以往的铜制甲胄、皮甲,也就只有常备军之类的杂军才会穿戴,要是经常出征的正规军,都不会披戴着这些旧甲。
如今所谓的重甲,除了基本的甲身部分外,还出现了保护脖颈的“盆领”、保护两肩和上臂的“披膊”、护着两腿的“鹘尾”和“腿裙”等部件。
要说武装到牙齿也不为过,但这些盔甲的重量已经不是一般士卒能承受,没有过人的气力,只怕连大盾都举不起来。
只要伙食不差,再加上每日的操练,大部分人都是能够承受这样的重量的,汉式的重甲不比西方笨重。
那才是真正的厚重,而汉制甲胄不单单是靠堆重量上去,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达到抵挡兵器的作用,鱼鳞甲就是如此。
鱼鳞甲的正面坚硬且富有弹性,其活动面来自人体穿戴的那一面,这使得穿戴者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仍能获得强大的防护。
奇特的形状也是有它的作用,哪怕是玄铁甲,也是有几处鱼鳞甲片。
其甲身由大长方形甲片编缀而成,胳膊处是用较小的鱼鳞甲片编缀。
此时玄铁和铁的差距是很明显的,所谓的玄铁,其实就是钨钢冶炼而成。
硬度和防护能力比铁甲自然是要强上不少,哪怕马槊,大刀之类的破甲武器,没有足够的气力,也很难击穿玄甲。
这些匈奴骑兵甚至连几把像样的弩都没有,清一色的软弓,短刀,简直就是来给陷阵营士卒挠痒的。
一刻钟不到,高顺连斩数十数人我,身后的士卒也彻底突破阵线,将这两万步卒彻底击溃,纷纷转身逃窜。
可等待他们则是己方的一阵阵箭雨,一名将领还在高声呐喊。
“不许乱!都给我回去!保持住阵型!”
哪怕他早就让前列的骑兵射向这些逃军,此时又再次怒吼,亲自砍死了两名逃兵。
但面对着军官压力,和己方的箭雨,他们依然没有停下步伐,这群汉军,简直就如同战争机器一般。
当你连敌人的防御都破不了,那到底是多么的绝望。
就跟魂类游戏一般,打个boss,砍对方十刀,都没掉多少血,而对方砍自己一刀,就已经血条见底了。
恐惧和无力感,让他们觉得这支汉军是不可战胜的,在箭雨之下,起码还能有一线生机。
“快跑!别听他的!只想让我们去送死!”
一名年纪稍大的步卒高声说道,劝说身边的同袍一起逃命,存活的几率也能大些,毕竟还有人形肉盾能挡住射来的利箭。
可这名士卒刚说完,就被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