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赵凌月看见赵瑾失态,笑道。
“我看大哥也不急啊,今年也就二十有一,过了年也就二十二,何必如此着急。”
这一次可不是赵瑾来与她争锋相对,而是方氏说道。
“你这丫头,兄长的婚事你也管?看来是瑾儿给你罚轻了。”
“啊!娘,你可不知道大哥让人给我打板子的时候有多疼,那几位将军都不忍心看!”
“不忍心?那是知道你是女子,给你留些颜面,别人都知道你是个姑娘,你自己不知道?”
方氏见她顶嘴,火气也是上涌,这才不到半日,这妮子又叛逆起来。
记得赵瑾回京时,她才十三岁,虽然过了几月后就十四了,今年便十五岁,可仿佛越大越不听话,如同脱缰的小野马一般,让方氏血压都高了不少。
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方氏跟随赵融去蔡府上走动时,在与蔡夫人交谈时,便谈到女儿的身上。
那时,赵凌月还没有跟随着军队一同出征南匈奴,蔡夫人谈论到自己女儿身上,只是说该给她找个称心的夫君,潜在的意思也就是让方氏问问赵瑾的意思,肯不肯娶蔡琰为妻。
并不是说赵瑾此时有多么的玉树临风,有多么的讨女人喜欢,而是在他这个年纪,年少有为都太保守了。
毕竟赵瑾文武双全,蔡夫人担忧也是正常的,可说到女儿的婚嫁之事,蔡夫人自然也会问向方氏。
那个时候的方氏只能艰难的回答:凌月年纪还小,过几年再谈婚嫁之事可不迟。
蔡夫人便接着问:那你让凌月到我府上与文姬认识认识,她在这晋阳也闷得慌。
方氏那时可难受的多,蔡琰可是出了名的大才女,你说有才华横溢也就算了,偏偏还有一幅男人见了目不转睛的面容。
并不是说赵凌月长得磕碜,她女儿要是穿上正常女子的衣着,也是个妥妥的美人胚子。
天天穿着粗布衣,头发束成跟男子一般,好在此时是冬季,赵凌月的偏白的肤色没有被晒成黑炭,但要是再这么下去,那也就不远了。
要是一开始,这些老臣,长者,都觉得赵瑾只是有些能力,但终究太年轻,成不了多大的气候,可如今赵瑾的所作所为。
一举一动,无疑是在打破他们的认知,即使是冠军侯,霍去病,一代天骄,可年轻气盛的毛病却是有的。
但赵瑾给他们的感觉就是太过成熟了,到现在还未成家,不少同龄人,孩子都三岁大了。
要么就是赵瑾有龙阳之好,高祖遗风,要么就是不举,众说纷纭。
可即使如此,不管是王允,还是蔡邕,都想将膝下女儿嫁给他。
赵瑾有没有毛病,他们天天一同上朝,伴随在左右,怎能不知。
更别说蔡夫人向方氏打听过赵瑾的问题,他们都知道赵瑾是有一位暧昧的女子,且那名女子据嘴大的方氏透露。
曾经在十六岁时就与赵瑾相识,可到如今,赵瑾都没有给她一个名分。
先前都认为赵瑾已经有了良配,正妻之位被占据,故而这两位大臣没有打算将女儿嫁给赵瑾。
但还是有不少士族,愿意让赵瑾将他们的女儿纳为妾室,以此来谋取权利。
整个晋阳,也就只有主家王氏没有低下头来,大部分人还是看得清局面的,但王氏的势力也并不算小。
还是有一些士族与其依靠,更别提大家族之间互相联姻结盟,赵瑾也没有那胆量和底蕴来动王家。
况且这些大族之人,往往都十分小心谨慎,喜欢以静制动,观察局势再做打算。
或许赵瑾不会娶王家人,但他不是还有个妹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