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 第136章 婉拒

第136章 婉拒

滑头一些,就说子龙征战南匈奴一战回来后,得了病,无法相助。”

陈善知道赵瑾不想跟刘虞的关系弄得太僵,要是真夺了幽州,不管是何手段,赵瑾也会继续让他治理幽州,但也会有个匈奴中郎将这样的角色照看着他。

“陛下那……”

“也如此说便是。”

陈善又禀报了一众消息后,便出了府邸。

赵瑾出征到归来倒是没有太久,只是他怕突发变故,故要让陈善时刻将最新的消息告诉于他。

并州不是离开了赵瑾就转不了,所有事务基本都是交由荀彧郭嘉处理,一些决策还会过问王允这样的大臣。

要说王允是忠臣,他是忠臣,但能在董卓手下做事,就是有些过于眷恋权柄了。

以当时朝中的情况,往外跑的官员可不算少,而且是拖家带口的,要不然再大的家业,也遭不住西凉军一轮一轮的劫掠。

在太平时节,首都确实是防守力量最强,最安稳的大后方,凡是有实力的,无不往关内赶。

而在大乱之际,京都纷争不止,没有董卓,也会有陈卓,李卓诸如此类的逆臣。

赵瑾将手中的纸笔放下,从那简陋的木椅起身,准备打道回府。

有的时候,坐在马车上看着城内街道的状况,才是最为真实的,晋阳所有的变化,你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在路边嬉戏打闹的孩童,竹篮内装满了蔬菜瓜果的妇女,当然,这并不代表全部的晋阳百姓。

但刘虞能坚持那样的生活,而不是靠着死撑,要是没有好的反馈,谁愿意如此?

赵瑾节俭,可还没节俭到那种程度,该吃吃该喝喝。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话在前世,一夜暴富的赵瑾确实会这样做,他没有李白的洒脱,肩上的担子重了,所要考虑的事情就非常多了。

摇摇晃晃的车身没有打乱赵瑾的思路,他早已习惯如此,就算是在马背上,他也能做得到所谓的心如止水。

赵瑾要么在空闲的时候反省自己,要么是趁睡前反省自己。

晋阳宫的建造,本可以到两年后再建,可仔细算了算帐后,还得是早建,等开工之后,赵瑾再用10000金币提速,便做得到真正资源利用最大化。

马车停了下来,赵瑾知道已经到了,走到府门之前,听到里面的动静,他很欣慰。

合家欢乐的一面总能让在外打工的社畜感受到心灵上的慰藉。

一次次的推开这道陈旧的木门,便会让人有了一股熟悉感,就好似这道门后,是另样的世界。

赵瑾还是一如既往的洗了洗手,方氏的话,他不得不听,不然每次都能说上好多。

赵凌月看到他回来,笑着说道。

“大哥,你回来了!”

“怎么,兄长没给你“上刑”吗?”

“我都把背后面给娘看了,她怎么舍得再打我,不是你说的先苦后甜吗?”

“你知道就好,就怕这苦你吃不完,怕是等不到甜了。”

这种鸡汤乍一听好像说的很有道理,但仔细揣摩后,便能发现她根本受不了推敲,吃苦就能成功,那天下最能吃苦的又是谁?

悬梁刺股,挑灯夜读的读书人,总就是少部分,大多能吃苦的还是农民,可却没有见到这些农民的日子过得有多好。

黄巾之乱的根源是什么?是太平天教?是张角张宝几兄弟?

不,基本上全是快饿死的农民,那些能狠下心来,将手中锈了刀挥向手无寸铁的百姓的人,要不是生活过不下去了,谁会能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

连年灾祸,人相食的一面比比皆是,更何况只是提刀砍人。

赵瑾上了卓后,发现气氛不太对劲,好像众人都在等着自己回来一样。

赵融即使瘦了不少,但还是这里分量最重的人,他咳嗽了一声,向赵瑾说道。

“你也老大不小了,是该成家了。我与你嫂嫂寻人挑了个吉日,再过一月,便是春节,那个时……”

“等等,你们都已经商量好了?”

赵瑾看了看一旁脸色微红的李柔,又看了看吴普,随后便让赵融继续说道。

“过年那一日,也就是你们俩大婚的时候,你觉得如何?要是没有问题,那日子便定下了,你可别觉得准备婚礼是几日就能完成的,还有许多流程是你要记下的。”

“那我就听兄长安排!”

赵瑾一时间说话的声音大了些,似乎没能掩盖住兴奋,李柔过了年就不再是他的女朋友,而是正正的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