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 第153章 积弊

第153章 积弊

不如射一轮,替换一轮,这样能使其火力交替,不会出现真空期,此时若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箭矢,那此时的阵线,定然是比高耸壮阔的城墙还要难以攻破。

“主公不可轻敌啊,公孙瓒并非等闲之辈,畴对其身世有所耳闻,能从一郡国书吏成为如今边疆统帅,自然是有勇略,而主公所治理之地,百姓安稳,不生战乱,虽然是好事,但万事皆有两面性。圣人言‘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主公一味追求内政,甲士虽多,却缺乏操练的作战经验,比起穷兵黩武,主公偃武修文也亦太过,两者皆不可取,应当文武共治才是。”

刘虞听着田畴喋喋不休的说着他自身利弊,没有怒色,反而有些受教的意味,一时间,或许是他的错觉。

刘虞觉得田畴比自己这个常年的地方官员更加会治理地方,就如同扬长避短的这个长,也都被田畴比下去。

若是没有他多年施行仁政的威望和宗族之内的地位,怕是让田畴来治理幽州,说不定能胜过自己。

刘虞可不是暴躁急利之人,听从田畴的话语,他沉重的颔首回应。

“子泰一番进言,我受教匪浅啊!”

围绕在他们周围的人都纷纷赞赏到这主臣相知的场面,此后定然是一段佳话。

一语道破利弊,找出问题之后,再解决问题,这样一来,积弊一除,刘虞的势力将会更上一层楼。

此时的刘虞,心态与先前截然不同,他将此次出征视为自己的磨砺这十万幽州军士的一次机会。

除了胜败,他还要时刻注意的严厉的军纪,赏罚分明的军功制度,只有费尽心思的治理军队,才能使士卒骁勇善战,所向披靡。

只靠仁义和嘴皮子就能获取战争的胜利,那是几乎不可能的,文韬武略,都缺一不可。

刘虞并非是不听劝诫之人,在正史之上,若是没有魏攸的劝诫,他早就领兵攻打公孙瓒了,可那时受刘虞之命出使长安的田畴没能伴其左右。

也正是魏攸逝世之后,没有人能劝的住刘虞,他下定决心要与公孙瓒大战一番,彻底使幽州不受战火袭扰。

刘虞看着不断攀登上城墙的士卒,又再一次被城墙上的守军击落下来,心中多少有些悲怜之情。

但他的年纪,也早已明白这些,要想为了日后的和平,只能如此做了。

厮杀越没有第一日攻城那般惨烈,或许是因为刘虞的性格,这些士卒哪怕不用尽全力攻城,也不会受到责罚,更别提所谓的‘军法处置’来震慑他们了。

这一日攻城又是从白昼到傍晚,就在刘虞觉得又得再僵持一天的时候,城墙上己方士卒的身影愈来愈多,逐渐占据了一处城墙。

在更加前列指挥的鲜于辅见状,也是脸色大喜,让那些击鼓手更加卖力的敲击战鼓,鼓励士气,一鼓作气攻陷阳乐城。

“马上就要攻下阳乐城了!夺取敌将首级者,赏百金!”

鲜于辅早就注意到了田豫,他也不顾要不要先禀报刘虞,征求他的要不要花费百金来驱动士卒们奋勇杀敌。

若是不趁着这股劲,在其背后及时的推动一把,那等城墙的上的守军包围那已经被攻城士卒占据一角的城墙,那就等于前功尽弃了。

听到鲜于辅那洪亮的吼声,城墙上的那些刘虞士卒顿时眼前一亮,因为田豫也就正离他们不到五十步的距离,只要再往前厮杀,拿下这将领的头颅也并非是没有可能的。

哪怕是以仁义著称的刘虞麾下的士卒,也不免被世俗之物所扰,比起多么香气扑鼻又宽大的烙饼,不如这些金银更让人血气奔腾。

也就是鲜于辅那悬赏人头声传进这些攻占城墙士卒的耳中时,那先前疲惫感几乎是一扫而空,有那么一刻,就感觉浑身血液燃烧了一般,爆发出平常没有的气力,挥舞着手中的刀剑,盾击杀来的守军。

身处后方的刘虞又未曾没听到鲜于辅这一嗓子,只是见其叹了一声,也并非有制止的动作,因为他知道,或许就是因为鲜于辅的这没有经过他同意的擅自做主,把握住了时机,今日便能夺下阳乐城。

田畴知道刘虞的想法,又劝解了一番。

“畴知主公不想让幽州军士,人人为钱财所动,人人追名逐利,见到钱财,便走不动步,攻下城池,便劫掠百姓,但这与军功悬赏,激励士卒,并不冲突。”

刘虞若不是长者,且在众人的环视之下,又是田畴的上级,他都想要搂住田畴,这名年轻后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