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精骑,并不是只要骑卒骁勇善战,擅骑擅射,同时还有备上一匹到三匹马,且自身是能驾驭的。
日行千里马虽水,但若是三匹马呢?
那些宝马终究是少数,可要是学会了同时驾驭数匹马,又能使其听从自己的指挥,一匹马体力透支了,马上就可以换另一匹,继续赶路。
这样一来,就不会因为马匹没有力气而导致耽搁时间,不会错过那些重要的时机。
同时也让战场拥有更多转败为胜的可能,所谓的兵贵神速,大抵是如此吧。
“将军,这些东西一把火烧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一名士卒开始心疼这些粮食,或是一些御寒的棉衣,即使他自己在军中日子过得还不错,但不妨他的亲人,乡邻就与他所享受的待遇一模一样。
公孙越也是无语骂道。
“你咋没点出息样呢?等兄长胜了刘虞,整个幽州都交由兄长掌管,我们这些身先士卒的将士,难道还缺这些?快快,别装太多,要是等会马匹负重不堪,可别怪大伙把你落下!”
本来只是想训训这被眼前这些俗物迷的转不开眼的士卒,只见他的两匹马都是装的满满的,马革所制的袋子都被挤得装不下一颗小石子。
有的时候,真不能怪人贪婪,主要是穷怕了。
就算那些粮食,棉衣,够自己吃够自己穿,但也多少想要带回去,全都焚烧在一片火海之中,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要知道。
这些粮食和棉衣能够让多少饱受饥寒的百姓度过这个冬天,这些士卒可没有上位者那般的远见和格局。
烧毁这些粮草辎重的时候,若是心中没有一丝疙瘩的,那大概不是寻常出身。
公孙越带头点燃火把,丢向那装满将剩下大部分带不走的辎重粮草,随后便是一根根的火把一同丢向这些马车。
这些骑兵临走之时,还望向后方的马车,看看到底有没有燃烧殆尽,不知道是想往后再来拿些,还是怕敌军依然能捡漏,将这些辎重继续运送到阳乐。
他们此时还不知道阳乐城已经失守了,不过公孙瓒早就给他们打过预防针,阳乐城什么时候失守与他们完全没有干系。
公孙越率领的这支轻骑的主要目的就是骚扰刘虞大军的辎重线,若是往日,没有漫天大雪的影响。
应该是有两三条路线能够将粮草辎重运送到阳乐,其中的差距,无非就是路程远近的区别。
而在这雪地之中,想要清理出一条马车轮毂能行走的路,大都是不易的。
并不是说不能走,只是雪地的深浅同样有区别,轮毂所陷的深厚,也影响到其运送的速度。
一批运送粮草的辎重队,往往都是有数百人士卒来护卫,数百人就能运送几十车粮食。
粮食的运送也并不是一大批一大批送,而是分成一小批,一小批送,即使被敌军袭扰,所损失的也能少些。
但考虑到被敌军轻骑的袭扰的可能,也要考虑没被袭扰的可能,辎重队每晚一日将其运送到刘虞军中,那就要多一日的损耗。
粮草的损耗也是极快的,运送士卒要吃,路途之上耗费的也不算少数,粮草又不是铁罐头,这些大多都是装载在麻袋之中,而麻袋在颠簸之中,多少会有些缺漏。
如此一来,哪怕出发时是一百石粮食,送到前线的军中,能留有八十石,就已经是非常好的,大多数的留存比都是保持在七十左右。
而这些损耗,实在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北方还算好的了,若是南方,或是蜀地,所要考虑的东西也就更多了。
山路艰险,马车不能通行,打不打的出去的决定因素,那就是运粮,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就别提开疆扩土,兴复汉室了。
若是身处平原之中,那马车行履在平地之上,所要耗费的时间便节省了大半,士卒也能快马加鞭的运送粮草辎重。
公孙越离这支通往阳乐最近最好走的路越来越远,马蹄陷在雪地之中的蹄印,没有一会就被雪花覆盖,让人看不清踪迹,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发现他们的营地。
即使有老天爷的相助,能替他们掩盖踪迹,但常年在边疆与胡骑作战的他们,还是十分小心的观察的身后,处在军队后方的骑卒,时不时的就要转头望向后方。
即使已经有数名斥候在周围观察情况,可此时不比往日,在雪中目光所及的事物有限,而斥候也不能离部队太远,不然稍不了神,也会迷失方向。
哪怕是老卒,也同样有这样的风险,雪天也是一把双刃剑。
若是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