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 第160章 义举

第160章 义举

曹操在送离了张邈之后,回到大堂,将各人的任务安排妥当之后,便遣散了部下,他又再次相送鲍信,随后又回到大堂。

遣散堂中众人时,典韦没有走动,而是一直跟随在曹操身后,性子截然很直。

他又再次打量一番典韦,神色欣喜的说道。

“孟卓让你一直护卫在我身旁,你便要一直跟着?”

“那是自然,我听命行事,要是明公觉得不太好,那我就站在屋外!”

这黝黑的皮肤和他的心性,高大威猛的身材无疑都是让曹操欣赏的。

其实能让张邈送来典韦,其中还是有鲍信的一部分的,毕竟援军为首的就是鲍信、张邈两。

当时追击叛军时,鲍信就是亲自跟随着曹操追击,而张邈则是派卫兹领兵相助,即使是到了今日,依然还是如此。

可卫兹在曹操眼中,是远远比不上典韦的,张邈也没说是送,只是将典韦借给曹操,想必他是知道典韦的勇武的,若是曹操能将典韦挖过来,那自然是最好的。

就不说袁绍的两位大将,颜良文丑了,要单比武力的话,夏侯惇、曹仁能与其一战,但要是跟吕布、赵云、关羽这三个“怪物”对上,还是逊色一筹。

既然赵瑾有赵云,董卓有吕布,他曹操也应该有个武艺超群的贴身护卫,看着眼前的典韦,曹操是越看越喜爱,当即问道。

“典韦,你是为何从军啊?”

曹操还想看看典韦的志向如何,投其所好,才能拉拢过来。

“明公为何问这事?”

典韦显然是对当初从军一事有些不忿,并不是说为所谓大义从军报国。

曹操也没有不耐心,而是继续问道,

“那你是如何成为陈留当地的豪杰?”

曹操的两个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问题,要是典韦没有声名,张邈也不会特地征召他来从军,二个问题的本意都是相同的。

只是换了个角度来提问,问他是如何成名的,更能够打开话题。

果然,要说到这个,典韦就来劲了。

“明公可不知,当时我与襄邑刘氏乃是兄弟,他与睢阳人李永有仇,且还不小,我便替他报仇!”

曹操也是没想到,典韦成名竟然是为兄弟两肋插刀,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正值的侠客,但肯定是讲义气,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

曹操看他要说一大串故事,便拉着他的粗壮的臂膀,让典韦与他共同坐在一侧的位上。

典韦就算是粗鲁惯了,但毕竟是从军过一年,军纪和上下尊卑还是懂的,当然要推脱曹操的邀请。

“我怎能与明公并坐呢?”

“无妨,坐着说,我是向你请教,此刻你不必将我视作州牧,就当我是那襄邑刘氏,好好说说你这壮举!”

典韦听到曹操这话,眼神一亮,顿时间觉得这兖州牧实在是平易近人,没有什么架子,让人觉得十分好相处,特别是他这种侠客所喜欢的样子。

若是坐在这的是司马懿,那两人心中定是互相作戏,且曹操还要更胜一筹,可曹操对上的是典韦,那后者自然是要被其折服的。

要说张邈有多么重用典韦,那也是子虚乌有的,至少现在的典韦也就是寻常军士,也就是所披甲胄重些,手中的兵械要好些。

可以当作是主力军,但还没有一官半职,至少到现在还是在那名司马手下做事。

只是张邈有了上次前车之鉴,不再派自己的亲信将领跟随曹操了,派典韦这么一个“特种兵”来,损失了也不心疼,毕竟他还没见到典韦厮杀的景象。

在讨伐叛军时,典韦虽然在他军中,但还没有轮到他上阵杀敌的机会,可以说是宝刀未曾出鞘,张邈将典韦派给曹操,还是有试探他武力的意思。

典韦确实是力大无穷,但在战场上,还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大的能力,光是有力气是远远不够的。

说白了,张邈知道典韦是猛人,但不知道有多猛,将其借给曹操,要是典韦发挥的好,他便能讨回来,若是典韦也就是个以一敌十的壮汉,张邈就算将其讨回,也不会让典韦受到重用。

人与人的眼光是截然不同的,视力的好坏,眼睛是否昏花,那只是最外层的,一个真正的有头脑的掌权者,他的双眼,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应当能看清人的内在。

眼光毒辣的并不是贬义词,他是褒义词,毒辣也不代表着贬义,只是有这种能力的人,多是不受人待见的。

谁愿意自己的内心被上级一眼看穿,什么小心思都不能有,那活得多累啊。

而眼光毒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