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就到了。”
或许是赵瑾神色焦急,车夫不敢怠慢,车速比平时还要快些。
身前的车夫传来勒停的声音,马车也随即慢了下来。
李柔拉过车帘,在一片雪花的阻挡下,看到左前方的荀府门匾。
赵瑾见状也是松开了手,整理一下衣裳,替李柔提着沉重的药箱。
随即当先下车,随后又是扶着李柔下车。
不仅是身边的亲卫心中感慨,路过的旁人也觉得这贵为天子近臣,权臣,却只有一名未婚妻,且还如此恩爱。
哪怕此时达官权贵都以纳妾的数量为衡量自身的资本,除了那些以文才、声誉的大族子弟,多数人都是如此。
就比如荀彧,荀爽等人,他们的身份不可谓不尊贵,一个是在英侯帐下做事,官职虽不高,可分量重。
后者既是荀氏八龙,又是当今大儒,且还位列三公,这几个标签一打上,想不出名都难。
也因此来看望荀爽的人络绎不绝,但大都是地位相差无几的前来拜访。
并不是说荀爽摆架子,以鼻孔看人,只是他如今病情加重,更多需要的是修养,若是各个朝臣都前来探望,只怕荀爽夜里都不得安眠。
“五公子这是……?”
府门前的护卫还没见到赵瑾,却先见到围过来了十数名黑龙军,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主公前来看望叔父。”
“原来如此。”
护卫听到是赵瑾前来探望,也不再紧张不安,赶忙打开府门,以供众人通行。
荀彧在自身这一年纪的,辈分排在第五,他的三哥荀衍,字休若,身处魏郡,以监军校尉守邺城。
而荀彧的四兄荀谌,字友若,现为袁绍部下,先前是在韩馥麾下做事,他本就劝说过韩馥让位与袁绍,结果如今韩馥战败被俘为阶下囚,还不如直接将冀州牧交给袁绍,也能落得个体面的下场。
正是因为郭嘉的提议,赵瑾和李柔共乘一车,所以两人便后来下车,行在队伍后面。
郭嘉和荀彧是想让赵瑾走在前面的,但被其拒绝了。
毕竟尊卑有别,主次有分,皆是礼数。
“我来拿吧。”
“无妨。”
李柔想从赵瑾手中夺过药箱,但赵瑾却不给她。
让人看了,颇有儿童嬉戏的感觉。
与这府内沉闷的气氛大为不同。
不过临近荀爽居住的屋子时,听到那愈发猛烈的咳嗽声,便知道其病情的轻重与否。
“咳咳,咳咳咳……!”
“父亲,英侯来了。”
荀爽卧在床榻之上,身穿白布衣,眼睛都有些睁不完全。
“咳咳,你,咳咳咳,你说咳咳咳!谁来了?”
荀棐赶忙将荀爽扶起,轻缓有节奏拍着他略微佝偻的背。
“英侯,是英侯来了。”
荀爽听到是赵瑾来了,脸色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便对荀棐说道。
“让他进来。”
“是,父亲还是躺着吧。”
说着,荀棐又小心翼翼的帮荀爽调整姿势,重新躺在榻上。
若是按辈分,荀爽病重,不必坐着见赵瑾,可以躺着。
若是论官职,二者相同,卫将军之职也等同于三公,但名不及三公,荀爽也可以躺着见他。
荀棐此时任射身校尉,是个武职,身材也壮硕些,便在荀爽身旁亲自服侍。
并不是说荀府内没有下人来照顾荀爽,只是这个时候,孝道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然也不会有举孝廉这样的选官制度。
刚开始的举孝廉倒是实施的不错,推举孝顺的人来任官,能对父母孝顺的人,遵守孝道的人,品德就不会差。
但随着这个政策久而久之的发展下去,弊端也越来越严重,先不说有多少真正孝顺到足以让众人信服的人,或者说是其孝顺的程度让旁人听的会落下眼泪,对其人品赞不绝口。
其中有的人是花钱买来的孝名,有的人是凭着关系而博来的孝名,有的人是通过演绎得来的孝名。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难以分辨,这也导致那些真正孝顺的人才越来越少,大多数都是假的,劣币驱逐良币。
在这些人眼中,骗骗那些身处在其周围的百姓,路人,简直就是太轻松了,他们只会看到你的举动称赞流泪,然后口口相传。
敢出声质疑的人少之又少,这个东西很难去推敲,很难去断定。
到底是装的呢?还是真的呢?
谁会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