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的评价,也是微微一怔。
杨潜出声询问道。
“大哥,我看曹操也并非嗜杀之人,为何郭先生会回不来呢?”
问到这个,赵瑾就有些尴尬,他总不能现在将徐庶的事迹告诉他吧,这徐庶都还未出山呢。
况且在赵瑾的眼中,这郭嘉和曹操互相都是带过滤眼镜的,哪怕郭嘉不背叛他,也保不齐会被留在曹营。
真要让郭嘉去游说曹操,那后世所传的,就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是身在曹营心在赵了。
“曹操对人才的渴望不比我小,文若,奉孝此去定襄,那聚贤馆的事务就交由荀攸来办,等下了朝,你让他来见我。”
“公达早就对主公仰慕已久,只是还未真正的畅谈一番,想必当时,他定然会改观许多。”
赵瑾惭愧说道。
“是我没有接见公达啊,今日面对袁绍和公孙瓒的联军,才觉得帐下缺少谋者,总以为有你和奉孝两人便可高枕无忧,这人才,自当是多多益善为好。”
荀彧也是点头表示赞同,其实许多事,他早就交给荀攸来分担了,特别是自己的叔父荀爽病重之后,他们两人就是荀家的门面了,所要做的,便多了。
赵瑾一语尽,拿起案牍上的一封书信,又将视线转向陈善,对他说道,
“奉孝的封招贤令都已经书写好,可却等不到他亲自来颁布了。陈善,你现在就派书吏抄写,随后张贴出去,不仅是晋阳,各个郡城都得张贴,不能遗落。”
“是。”
赵瑾没派荀攸去辅佐张辽,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如郭嘉,只是这位比荀彧大五岁,却是其侄子的大才,还未归心于自己。
要说前往定襄镇守的三人缺什么,其实啥都不缺,要武有武,要文有文,武将谋士都具备了。
也有张辽这样的稳重将领坐镇,派荀攸去,也就是锦上添花。
荀彧都已经达到了76的好感度,加入了自己的同伴列表之内。
【荀彧】
【王佐之才(得到其辅佐的君主,全方位能力得到10%的提升)】
【智力:8】
【政治:7】
【口才(3\/10):156】
【管理(6\/10):367】
【魅力(3\/5):140】
这个提升很笼统,不管是文和武,赵瑾都觉得自己更加精进一分,而荀攸的好感动还远远没有到70点,且从未与张辽和熊大壮建交,彼此也不熟悉,委以重任,还是有些不太妥当。
派郭嘉去,赵瑾晚上才能安心入睡,郭嘉跟随自己最久,也是最懂自己心思的,没有理由不派郭嘉前去。
赵瑾麾下就只有两位能信任的谋士,他有时真想给自己一巴掌,为何不早点去将荀攸招揽到府中。
往日只让他处理政务办事,而这关系却没有建立起来,这一切,不过是赵瑾待在舒适圈内,不愿往外再迈一步。
如今徐晃来投效,除了声望的影响,还是因为自己是将门之后,从战场上拼搏到此,而想要招揽那些谋士,不摆出一幅诚恳和重视的姿态,是难以吸引他们前来投效的。
在赵瑾的臆想之中,每一位镇守重镇的大将,都得配备一位头脑清晰的谋士辅佐,不然总觉得会出些乱子。
许多例子在脑中回忆浮现,那些血的教训,他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