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汉末风云之纵横天下 > 第190章 送行

第190章 送行

未废弃的耕田。

并州一年产出几十万石粮食,应当是差不多的。

可产出几十万石粮食,并不代表赵瑾就有了几十万石粮食,轻徭赋税,便收不上来太多的粮食,定然要从百姓手中收购粮食,这都是一大笔支出。

好在不少守军边军在屯田制的普及之后,也能产出近十万石粮食,这一来二去,将所有可用的人力都调动起来,有了粮食,就有了人,有人就有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每每想到此处,赵瑾就会派人去看看牧场的状况,看看今年生出了多少的小羊羔和牛犊,好让自己有些盼头。

而这东坡肉,是今年一月才被传播开来,那些养猪户都还未多起来,养狗户远比养猪户要多得多。

这个时候,吃狗肉远比吃猪肉更划算,猪肉的腥骚味,还是给很多人有一种刻板的印象。

事实上,赵瑾在并州发展畜牧业,是没有错的,因地制宜,是非常必要的治理手段。

在并州,光靠种地,要想富裕起来,就要比中原的农夫更加费力,这种富裕,不是钱财上富裕,而是留有充足的余粮,哪怕遇到了灾年,也不用担心岁大饥,人相食的惨烈景象发生。

赵瑾转身进城时,处于队伍末端的徐晃,见到今日的送行一幕,便向一名黑龙军士卒问道。

“主公以往都是如此送行的?”

那名黑龙军士卒笑了笑回道。

“徐校尉这就说笑了,往日只有像张将军、赵将军这样的主公的心腹将领才有此待遇,当然,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往日这几位将军出征,都是担以重任。”

“我明白了,多谢小兄弟告知。”

徐晃在往日到哪处都是比较拔尖的,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可是今日与赵云,张辽,高顺几人相比,都些许逊色。

此时的他在想,自己何时也能独当一面,成为那镇守边疆的大将。

心里又有些自嘲,虽是郡吏出身,却成为匪寇,这个污点,会不会影响自己往后的前途,也未曾可知。

从这几天徐晃的观察下来,像杨奉这位往日的上级,如今也就是充当个小军官的角色,与自己同样是一名校尉。

至今可以说是寸功未立,赵瑾也没打算重用他,可偏偏却让自己相随,混在这“心腹”的班子里,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抛开这些妄想,徐晃得知袁绍和公孙瓒联合对付自己主公时,没有多么的忧虑,反而是在想立功的机会来了。

一身武艺,终于有用武之地。

赵瑾回到府内,没有与赵云荀彧等人谈论多久,就准备上朝一事,这件大事想隐瞒也隐瞒不住。

公孙瓒与袁绍结盟这事闹得太大,而且是故意而为,要的便是让世人知道他们结盟。

要是其中一人背叛盟约,那所受到的声誉诋毁是无穷无尽的。

这个盟约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共同征讨赵瑾,分食他的领土,迎回天子。

身处在公堂之内,陈善早已在桌案旁等候,见到赵瑾一行人来到堂内,也是让出一道身位。

“主公,袁绍已经在准备粮草辎重,且青州的人马也在调动,似乎根本就不打算防着兖州牧曹操。属下觉得,袁绍与曹操交情匪浅,或许也暗中结下盟约,河内的守兵不足一万,是否要再加派守军?”

赵瑾眉头一皱,听到曹操又有与袁绍结盟的可能,他的压力顿时激增。

“兖州的情况你应当知晓,曹操好像没有集结兵马的动向,听说他往南行军,没有打算干预河北战事,会不会插手还另说。”

陈善点头应下,虽然曹操会过黄河进军河内的可能不大,但他也得提醒一下,要是真是三面受敌,那就得提前想好对策。

要是曹操的人马已经兵临城下,到那个时候,再做防备,就已经太迟了。

荀彧听着赵瑾和陈善的谈话,思忖一二,说道。

“曹操收编十万青州军,财政难以支出,便开始大举施行盗墓之策,以补军需,况且兖州足足多了一百多万张嘴,他想要过河征讨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不小,其想要夺取青州的可能性更大。或许主公可以派人游说曹操,使他发兵青州,哪怕不游说,只要请陛下拟道诏书,封曹操为青州牧,随后再静观其变,看看兖州的动向,以静制动,乃为上策。”

赵瑾的眉眼在荀彧的计策下又舒缓了几分,遂即采取第二个计策。

“游说曹操,太过勉强,奉孝已经赶往定襄,且就算是让奉孝去游说,以我对曹操的了解,他怕是回不来了。”

荀彧等人听到赵瑾的对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