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包含教官在内的所有人应该遵守的纪律以及处罚机制,同时还包含了政治教导内容。
最后的后勤保障篇则是规定了日常的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细则。
等到众人看完册子后,冯云海便问出了在场诸人的心中疑问。
“千岁,这个册子里面的内容与我军现在的机制大不相同,不知这是为何?”
“当然是为了培养人才,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冯云说罢便站起身来,随即便解释了起来:为什么现在清军的战斗力低下,太平军的人数始终很难突破两万人。
除了清廷腐朽,军队内部贪污腐败严重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军官选拔制度的缺陷。
除了靠祖上的功劳进入军队的军官外,其余的便是通过武举,考试制度跟科举差不多。
但是考试的内容主要是骑马射箭这一类。文化课则是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兵法》《三略》(《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对于真正的军队管理、后勤保障、营地布置、武器配置搭配以及情报搜集等具体,则要等到进入军队之后才能慢慢学习。
这也就导致了军官素质普遍不高,军队的战斗力变弱,军队内部腐败严重。
而太平军由于起义时间才一年,这个时候军队内部腐败情况不严重,军队的战斗力有保障,所以可以压着清军打。
但是却因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军官选拔体系,所以军队规模始终只能保持两万人左右的规模,无法快速暴兵。
见众人都若有所思,冯云继续说着自已的想法。
“而且接下来军队里面火枪火炮的数量将占到80%甚至更高,这就导致了作战方式就要改!一场战斗需要多少弹药?需要准备多少拉弹药的大车?大炮上的标尺怎么看?这些若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连这些东西都不懂,怎么指挥战斗?”
“三年或者五年后,这一千会识字,懂得行军布阵和后勤补给,熟悉各种军法和制度的少年军官进入了军队。只要武器粮饷能够保障,我们在半年内就能扩军到五万甚至十万!到时候就算是清妖有二十万人我们也能轻而易举的打垮他们!”
众人听到这些后顿时激动不已,若是真的有着这样一支军队,哪怕只有十万人,别说是打垮二十万清妖,就是北伐打到京城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冯云看着大堂内兴奋的众人,脸上露出了笑意,其实自已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想法!
这些少年军官都是自已一手培养出来的,只要以后自已不搞出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这些少年军官就能一直忠诚于自已!自已才能有能力打破套在脖子上的思想枷锁,将沉沦了两百年的民族给唤醒!
“好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能不能做成还要看少年营能不能办好,大家有什么疑惑的继续讨论!”
“千岁,末将刚刚看了下整个章程,其他的都好说,唯独这教官要求实在太高了,按照这里面的要求,恐怕没几个人能达到要求!”王鑫站起身来说到。
“王旅帅说的有道理,这里面对于教官的要求实在太高了!就算是我也只能勉强满足里面的几条!”冯云海也跟着开口。
“你们放心好了,教官的事情我来想办法,不过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你们回去后要将全军识字的将士都给报上来!”
“千岁,其他营局末将不清楚,只是辎重局实在不好抽调识字的将士了!不然辎重局都维持不下去了”。
辎重局局正冯世名一听要上报会识字的将士立马坐不住了。
“呵呵,放心好了,除了二十名常职教官外,剩下的教官都是临时抽调过去教授一段时间,并不会一直待在那里的。而且前两年教授的也是以识字、算学为主,这些教授普通文化课的教官,并不需要营中将士担任”。
众人立马松了一口气,冯云随即看向了钱军。
“钱先生,这日常教授识字、算学的教官由你负责选拔,看看能不能找些灌阳城内的读书人,不需要什么功名,只需要能够识字、会算学就行,具体教授所需要的教材,到时候我来写!”
见钱军领命,冯云看向了坐在下面一言不发的张子英。
“张旅帅,在坐的除了我会在少年营中担任常职外,你也要在少年营中担任常职!”
说完不等张子英开口,方云便继续安排了起来。
“少年营的后勤独立于大军的辎重局,由你担任少年营的后勤管理教官,后勤事务均由你负责,有问题直接找我!”
张子英见状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