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时间沙:我在时间缝隙里整活 > 第225章 辽

第225章 辽

的养子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向契丹臣服,上表称孙不称臣。辽太宗趁机率军南下,意图一统中国 [23]。会同六年(943年)十二月,辽太宗亲自赴南京,打算率军南下中原讨伐后晋,命赵延寿、赵延昭、耶律安端、解里等由沧、恒、易、定等州分道而进,辽太宗亲率大军跟从。 [86]会同九年(946年),后晋统帅杜重威挟众将降契丹,契丹攻入开封,晋出帝被迫投降,后晋灭亡。 [87]会同十年(947年)正月初一日,辽太宗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于大同元年(947年)二月初一日下诏建国号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 [88-89]虽然辽太宗有意长久经营中原地区的意图,然而因纵兵掠夺人民财物,以及不让诸位节度使返回镇地,招来中原人民的反抗。不久,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自立为帝,国号汉。 [91]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后,诸镇和后晋旧将多起兵响应。广大百姓也群起反抗,大部多至数万人,小部不下千百人,攻破州县城,杀死契丹任命的官吏。澶州起义军首领王琼,攻入州城,围击契丹将领耶律郎五;东方起义军攻破宋、亳、密三州。 [90]可见契丹在中原的统治难以维持。四月,辽太宗被迫引军北返,最后在栾城病逝。

帝位之争

辽大同元年(947年,后晋开运四年)位于中原开封的耶律吼等将领拥立耶律倍之子耶律阮为帝,是为辽世宗。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皇太后述律平想让其第三子耶律洪古(耶律李胡)继承皇位,不同意辽世宗继位。述律太后派耶律洪古与辽世宗在辽南京北部的泰德泉交战,最后辽世宗打赢了这场战争。在经过大臣耶律屋质的劝阻之下,述律太后才认同辽世宗的帝位。辽世宗在位期间,一直不忘占领中原的期望,多次对中原用兵。然而辽世宗好酒色,喜爱打猎。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兴封赏降杀,导致朝政不修,政治腐败。天禄五年(951年,后周广顺元年)九月,辽世宗协助北汉攻打后周,行军至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时,由于其他部队未到,先行驻扎在火神淀。其间喝酒、打人、打猎,众将很是不满。

辽天禄五年(951年,后周广顺元年)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辽世宗并自行称帝,辽太宗之长子耶律璟和耶律屋质等率兵杀死耶律察割后,被立为帝,即辽穆宗。辽穆宗虽讨厌女色,而无所出,但却经常酗酒,天亮才睡,中午方醒,因此长时期不理朝政,国人称之为“睡王”。辽穆宗前期,朝廷内部不稳,离心离德,大臣经常发生叛乱或是南奔中原的事件:应历二年(952年,后周广顺二年)六月,萧眉古得欲叛辽南奔后周,阴谋败露,被杀。七月,政事令耶律娄国、林牙耶律敌烈等谋乱被捕后伏诛。应历三年(953年,后周广顺三年)十月,耶律洪古(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宛等人谋反,事情被察觉后被捕。应历十年(960年,北宋建隆元年)七月,政事令耶律寿远、太保楚阿不等人谋反,事败伏诛。十月,耶律洪古之子耶律喜隐谋反,事败被捕,因供词牵涉耶律洪古,耶律洪古入狱而死。

由于政局动荡不安,迫使辽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遂渐强盛的后周。应历九年(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发动北伐,辽朝宁州(今河北青县)刺史王洪举城投降。周军随后攻克益津关、瓦桥关,莫州、瀛州刺史刘楚信、高彦晖也举城投降。当时周世宗欲一鼓作气,直取幽州,辽穆宗甚至有意放弃燕云十六州 [24]。最后周世宗因为重病而南返,莫州、瀛州归后周领有,而辽军加强防御,不敢南下。由于辽穆宗本人喜好杀戮,经常亲手杀人。同时又爱好打猎到“竟月不视朝”,最后于应历十九年(969年,北宋开宝二年)二月被侍人所弑。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即辽景宗,改元为保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全盛时期

张成思、潘树声绘国画《契丹与契丹文字》 [101]

辽景宗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如室昉、郭袭,使辽朝出现一阵清明。辽景宗对辽穆宗时谋反的皇族采比较宽松的政策,因而谋乱者少,上层比较稳定。辽景宗对外政策仍采不主动南伐中原、仅援北汉的方针。辽景宗前期,辽朝与北宋聘史往还,互贺节日。宋太宗赵光义统一江南后,于辽乾亨元年(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亲征北汉,辽朝派数万兵支援北汉。三月,辽军在白马岭与宋军交战,被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