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规划与求救
“1号起降平台已就绪。”“允许降落。”逐渐减速的黑色战机。最终于数百米的高空完全静止下来,然后缓缓垂直下落。停留在一块用绿色的指示灯环绕的停机坪上。接着,这块承载了战机的停机坪,开始徐徐下沉,将战机带往下方的建筑内部。这是专门为六代战机建造的机场。整个农家小院避难所地上一层的层顶。以核心区为中心,分别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建造了4座同样规格的六代战机机场。每座机场,每分钟可以供应一架六代战机降落,并将它带往地上一层内部的专属机库。进行停靠,检修,加注燃料,补充弹药,又或者装卸货物等等。同时,这些机场也可以供双翼直升机或者青空级运输无人机使用。只是后两者,无法与机场构建的特殊磁场产生作用,获得垂直起降的能力。单纯就是把机场,当做一个能从仓库移动到一层层顶的活动平台而已。而除了可以借用六代战机机场以外。青空级运输无人机还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出口。可以通过4条随时可以关闭和打开,倾斜向上的通道。直接从一层的机库里滑向层顶。再从层顶50米长的短跑道上起飞。极限情况下,四个专属出口可以做到每分钟24架次的起飞效率。“功能测试完毕,各种数据都很理想。”“可以开始大规模量产空冥级六代战机了。”“还有,改良后的青空级运输无人机,也要进一步扩大规模。”“目标暂时定为1万架。”苏武站在金属平台前。注视着农家小院地上一层的全息投影。那上面,存在着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组装车间。有的正在进行忙碌的作业。有的干脆空荡荡一片,连最基础的吊装机械臂都还没有安装。这些组装车间,存在的作用。就是组装各种各样的大型机械。小到机器狗,大到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再到仍然还处于研制过程中的半成品天谴级陆地巡洋舰。甚至还有如同一座移动堡垒的基地车。都可以在这些车间之中,进行组装和改造。它们的出现。让位于地下7层的超级工厂,彻底转职成了零部件的生产端。更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体产量。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出意外的话,最多再等几个小时的时间。等到所有组装车间的设备,全部安装就绪。苏武就能拥有同时组装上百架六代战机的能力。并且除此以外。还可以同步展开制造雪地运输车,陆地战舰,机器人和其它飞行器等等一系列的生产任务。而这其中,如青空级运输无人机这种构造相当简单的运输工具。哪怕是采用了抗低温材料的改良版。成本稍微有点增加。每天照样能轻松生产上千架出来。至于苏武为什么非要将青空级运输无人机的数量,给扩充到上万的规模。其实也很好理解。首先是便宜。一架青空级运输无人机的材料成本,仅有雪地运输车的几分之一。苏武可以毫无顾忌的将其大批量的制造出来,而不用担心会因此影响到其它生产计划。其次是它的运输量小和航程高。运输量小也有小的好处。如通讯信号塔附近的岗哨要塞。使用六代战机和双翼直升机运输物资,多少有点浪费。它们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的物资额度。而青空级运输无人机600kg的载重则刚刚好。并且以后随着苏武在整个东洲,控制越来越多的避难所和矿场。构筑成一个庞大而密集的节点网络。就更加需要有这种廉价的空中运输工具,来维持彼此之间的日常需求。视线继续在地上一层各处巡视。苏武打算趁着现在这个有些空闲的时间,把整个一层的空间初步规划一遍。得益于极其夸张的面积和高度。在为六代战机和双翼直升机建造了4座大型机库,为青空级运输无人机建造了一座综合性机库。还有建造了整整6000个大小不等的组装车间之后。地上一层仍然拥有非常广阔的剩余空间。稍作考虑。苏武首先在层顶上标记了108处位置,用于安装大型电磁轨道炮。然后以其为中心,在周边布置总计1200台普通电磁轨道炮,以及3000台雷霆级光电机炮。这些武器。全部采用升降式结构。在遇到极端气候的时候,可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