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入避难所地上一层内部,寻求庇护。
遇到战斗的时候。针对地面上的敌人。也可以升高塔台,从高处进行射击。确保每一座炮台都能够有效地攻击到敌人。而在这些炮台的下方。苏武为它们设计了总体积至少在其一千倍以上的对应弹药仓库。并在仓库周边铺设了三条弹药生产线。还有连接各个炮台的专用弹药运输线路,以确保炮台之间可以相互支援弹药,避免部分地方因为缺乏弹药而哑火。在增加武装之后。苏武又规划了一座大型的火力发电站。这座发电站的发电规格,达到了200万千瓦。也即每小时产出200万度电。发电量是曾经核心区地下7层,建造的那座专业火力发电站的20倍。这座火力发电站,倒不是专门为了供应地上一层的运转。它的主要职责。实际上是用来消耗从外地运输过来的各种燃料。将其变现为电力。存储到核心区地下7层以下,那近乎无限容量的球状闪电控制仓内。同时,考虑到这座发电站每天需要消耗1万多吨煤炭。为了方便发电。在它旁边,也要建造一座专属的大型燃料仓库。用于存放目前已经积累到300多万吨的各种燃料。“目前这些燃料,大部分都来自于江河市本地附属避难所的库存。”“在外地的燃料,还需要等到人口转移完毕之后。”“才能开始运过来一部分。”“那些燃料,预估总量在1.5亿吨左右。”“需要额外一块很大的地方存储。”曾几何时。对于苏武来说,万吨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天文数字。但现在,哪怕过亿吨的燃料,也不能让他的情绪有太多的波动。 甚至,他还有点嫌弃这个数量不够多。他搜刮了相当于两个半行省的民间资源,外加钢城那座重工业城市。却还仅仅只收集到了1.5亿吨的燃料。说明半年多的末世生活。已经极大的消耗了多数普通避难所的物资储备。用不了多久。或许整个东洲大地,又或者整个世界。大部分避难所的生活环境,都将直线下降。出现大面积能源危机和饥荒,几乎不可避免。毕竟,不是每一座避难所,都能如同苏武这样。有能力自己建造核电站。并且还拥有能够将黄金和白银,转化为核燃料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分的电力,都无比的珍贵。“还有,需要留下一块地方。”“用来存储和净化从外界采集回来的积雪和冰块。”这是早就有的计划。净化外界水源的工厂,放在避难所其它地方,或许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在这里,最多也就是占据地上一层,其中不起眼的一小块地方罢了。苏武在翻阅日志记录,顺手把它也纳入规划的范围之后。便没有再继续关注。然后,机库,工业组装车间,武器库,发电站,燃料仓库,净化水厂都有了。剩下的,就是还缺少一个综合性的车库。这个车库,其实就是位于核心区地下4层的立体停车场的扩大版。如今苏武已经拥有的,数百万量级的各种型号的机器人,数以十万计的工程车辆和运输车。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农家小院避难所内,并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停靠的地方。它们要么就在工作的路上,要么就只能随便找个地方轮流检修。而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超级工厂仍然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新的机器人和车辆出来。这些庞大的产出物,尤其是其中作为武装力量储备的那一部分。不可能无限制地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因此,再建一座综合车库就相当有必要。“车库的规模,可以尽量大一些。”“为了应对紫晶体的威胁,和尽量搜刮外界的物资和人口。”“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除了保留扩建避难所的材料。”“剩下的物资,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都会源源不断地用于生产各种机械成品。”“新增加的与其说是综合车库,不如说是变相的资源仓库。”稍微权衡过后。苏武直接规划出一个拥有上亿立方米的空间,作为综合车库。这个巨大的空间,足以容纳下百万数量级的工程车辆和更多的机器人与作战无人机。短时间内。根本不用担心超级工厂会把它填满。做完了这些规划。苏武看着还有一大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