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早朝李治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群情汹涌,一群读书人仿佛疯了一样的出来发言。
好像李治要是不处理现在的情况的话,他们就要死谏一般,其实读书人嘛还是很有气节的,尤其是在知识的传承这方面。
在知识还没办法大面积普及的时候,他们所能走的渠道并不多。
正是因为这个不多,才导致了他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空前的强大。
其他都好说,面对生死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卑躬屈膝的求生,但面对知识传承的权威所属的时候,他们可就坐不住了。
不怕死的真的是大有人在,李治看着那些抱着柱子的家伙头痛的很。
“诸位爱卿,先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哎,说你呢,能不能离柱子远一点,撞碎了脑袋血渍很难清洗啊!”
“不行,陛下,除非您下旨废除那些从西洲来的书籍售卖资格,并且让所有的书局和商贩都不得贩卖西洲来的书籍,否则微臣等就死在这大殿之上!”
说话的是礼部侍郎孔志约,这家伙算是孔家在朝堂的代表了,他所说的话自然被其他人赞同了。
所有人都是这样的要求,这也让李治非常的恼火。
李治坐在御座之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你们想要朕下这样的圣旨那是不可能的,这书是从何地而来你们也清楚。”
“如果因为这件事惹怒了曲江侯,朕想问问你们负责吗?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众臣面面相觑,他们来这里玩死谏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不会真的死,即便是死了自己的后人也会因此得到众位同僚的照顾。
而且皇帝只要不昏庸就不会去滥杀无辜,虽然他们不是无辜。
可没想到皇帝居然问他们是不是负责?这可就搞笑了,如果他们负责的话要皇帝干什么?
难道皇帝不就是他们推出来背黑锅的人吗?
自古以来,只要是做错了事那肯定就是皇帝不修德行招致上天震怒降下天灾人祸所制。
如果天下大治,那就是他们孔圣门人教化的功劳,是他们这些当官的爱民如子治理有方所致。
皇帝?喊一声吾皇万岁就可以了,不用给真正的利益,真正的利益让他们在私底下瓜分了就行了。
之前李治的一系列行动直接导致了世家大族的覆灭,世家大族的遗留让这些人一顿分食,可以说是个个吃的脑满肠肥。
现在皇帝又出了新招,要重新开始推行一套新的教化体系,有别于圣人的体系,那怎么行?
他们的权利可都在其中呢,如果推行了另外一套,岂不是要去争?
当年诸子百家的时候争,差点没把儒家争没了,就算最后儒家胜出也分裂成了好几支呢。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相互融合,这才形成了一个整体。
可是要反对的话,需要面对的可是另一个要命的家伙,从他们知道的消息来看,那家伙是真正的魔王。
在西洲他实行铁血政策,严严实实的控制了所有产业,而且制定了各种规矩规则,用来束缚别人。
反正在儒家看来,这就是一个堪比暴秦的存在,把杨峰看做是跟秦始皇一样的人。
当然不是说杨峰有秦始皇一样的能力和功绩,而是说杨峰很残暴,西洲的军队很残暴!反正只要是有关的一切都很残暴。
污蔑人这种事,他们向来的专业的,在他们的宣传之中反正西洲就是一个有进无出的绝地,杨峰就是一个残暴的魔王。
之前李治把商路关闭了,明面上没有说不能去,暗地里却警告其他人不让去。
儒家的这套手段还真起了效果,不知道的人都以为杨峰是一个残暴的人,西洲是一个不能去的地方。
只是最近风向变了,商路开了,西洲产地出来的东西也进入了所有的州县,包括书籍在内的任何商品都出现了。
民间也出现了西洲的招工启事,以及西洲的宣传人员!
精美的货物低廉的价格丰厚的薪酬高规格的待遇,一切加起来之后,引起了大唐对西洲的无限向往。
朝中的大臣们自然不屑于西洲的一切,因为他们在这里就能享受到那些东西,花费的不过是一些钱财而已。
可是老百姓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大唐永远都不可能得到西洲能得到的一切。
移民潮再所难免的出现了,这一次地主们发现佃户们少了,商户们发现工人少了,一切都开始变了。
而身为变革的中心,朝堂之上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