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同意,或者不同意。
魏惠帝道:“丞相,太子和第一客卿留下,其他人退朝吧”。
魏惠帝带着徐小仪三人来到了一个凉亭处,几人分君臣而坐,紧接着,魏惠帝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何人领军?
太子申赶紧表达了忠心:“父皇,儿臣愿意领兵,扫平赵国,为大魏开疆拓土,为父皇尽忠”。
丞相魏昂也是表达了自己的忠心:“陛下,难得太子如此的孝心,臣附议”。
太子申、魏昂,甚至魏惠帝,都看向徐小仪,他们以为徐小仪会附议二人。
只是,让他们意外的是,徐小仪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没有任何的表示,好像在静静的等待着什么。
魏惠帝君王之道炉火纯青,随即明白了徐小仪的想法,问道:“第一客卿可有好的建议??”
徐小仪躬身一礼之后道:“陛下,太子殿下英明神武,获胜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不过,臣以为,攻城拔寨,上将军庞涓更加合适。
只是庞涓大将军一直属意攻打秦国,恐怕不会认真的攻打赵国,故臣建议,让太子殿下任监军,可以随时的提醒庞大将军”。
太子申和丞相魏昂原本对徐小仪的前半句甚是不满意,对徐小仪的好感度一下从一百分降低到了八十分。
只是当他们听到徐小仪的后半句建议的时候,直接从八十分升到了一百二十分。
他俩也是识趣的没有再多言,此刻,该是魏惠帝发挥帝王裁决的时候,其他人不能多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然有些藐视权威的嫌疑。
果然,大约一分钟之后,魏惠帝抬起头,道:“拜庞涓为征北大将军,太子申年纪尚浅,和丞相一起辅之,丞相多教教他”。
徐小仪突然道:“陛下,臣还有一言”。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