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变法呢,没时间。
既然你大魏如此强大,那你出使到底有何目的??
徐小仪扫视了一圈韩庭的众臣,然后说到:“陛下,外臣此来,是和韩国修好,结兄弟之盟。我皇告诉外臣,如果韩国答应与我大魏结盟,大魏愿意守护韩国五年。”
大臣甲:“哼,我韩皇朝何时需要大魏守护了??”
大臣a:“先生真的是不怕闪了自己的舌头”
申不害轻笑道:“先生,如果在下所记不错,我韩国本来就是和大魏有兄弟之盟吧??
我韩国不会趁人之危去攻打大魏的。这点先生放心。
至于守护,我韩国虽弱,也有韩卒百万。我韩国不是你大魏的附属国,不需要你大魏的守护”。
徐小仪颔首道:“今天我来到这里,是替我皇与陛下重新签订盟约,以示我大魏与韩国之谊”。
说着,徐小仪将手里的盟约递给了韩皇身边的公公,进而到了韩皇手里。
韩皇将盟约看完之后,又递给了申不害,接着又给其他大臣传阅。
盟约的内容大体是:韩国出兵韩楚边界,以狼烟为号,若大楚攻打大魏,则由韩国直接攻打大楚。待魏赵大战结束,大魏给予韩国五年的时间变法图强。若接受,韩魏盟约就此达成;若拒绝,大魏将视作韩国的举动为向大魏宣战,大魏可随时出兵攻打韩国。
自韩皇之下,所有的大臣陷入了沉默,大魏的这个盟约彻底的将韩国推在了本次魏赵大战的圈子之内,让韩国只能选择是或者否,没有其他的选择。
他们不但是思考战或者不战,还在思考大魏提出的条件,若按照大魏提出的条件参加战争,他们将会获得五年宝贵的变法图强期。
对刚刚开始变法的韩国来说,这是特别需要的时间。
更何况,只是陈兵边境,如果楚国摄于大魏的强大不敢进攻,那等于是不费一兵一卒,便获得五年的和平期。
看到盟约的所有人,包括本来很抗拒的申不害,也深深的陷入了沉默,陷入了深思。
对于变法大臣的他,更加知道这五年的珍贵。
只是,所有人也想到了另外一方面,答应盟约就是得罪大楚,那也是天下第三大的皇朝,仅次于大魏和大齐,其实力远远的超过的了现在的韩国。
究竟选择a还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