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完蛋,我被公主包围啦 > 第689章 王府派系

第689章 王府派系

此所谓‘治乱世,用重典’!

侯爷仁心,体恤小民,下官感佩。

然则,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若因妇人之仁,纵虎归山,恐遗祸无穷,他日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那时再动刀兵,所伤黎庶,恐十倍于今日,请侯爷三思!”

杨炯端坐案后,烛光映着他冷峻的侧脸,如石刻斧削。

他静静听完秦三庆这番慷慨陈词,面上无喜无怒,唯有一双深潭般的眸子,寒光流转,洞彻肺腑。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好一番‘霹雳手段’,好一个‘快刀斩乱麻’!本侯且问你,你欲犁庭扫穴,以何罪名?以何法度?那杨家村逃遁之民,在你眼中己是‘乱民’,其隐匿田亩之豪强,便是‘国贼’,是也不是?”

秦三庆被杨炯目光所慑,心头微凛,但仍梗着脖子道:“聚众抗税,哄抢官银,冲击官府,煽动逃亡,抗拒新政。桩桩件件,皆触犯《大华律》,按律当严惩不贷。

至于其背后豪强,操纵民变,隐匿田产,贿赂胥吏,抗拒国法,更是罪加一等。

证据?待大军进村,搜检其往来书信、田契账册,何愁没有铁证?此乃除恶务尽之时,岂能拘泥于寻常细故,坐失良机!”

“好一个‘除恶务尽’!”杨炯猛地一拍书案,案上文房西宝俱是一震,他目光如冰锥般刺向秦三庆,“你只道雷霆一击,可慑服西方。却不想想,你这‘霹雳手段’一旦落下,开了先河,天下州府官员,将如何看待,如何效仿?”

他声音陡然拔高,冷声喝道:“新政初行,考课在即。各地官吏,为求功绩,为避责罚,眼见你青州转运使,借一场民乱,便可调动厢军,越俎代庖,绕开府衙,绕过三司,首接以‘平乱’之名,行抄家灭族、强征田亩之实。

何等高效,何等便捷!

既能立竿见影完成税赋额度,更能博取‘雷厉风行’、‘清除积弊’的美名。

试问,自此之后,但凡新政推行遇阻,地方稍有骚动,那些急于求成或心怀叵测的官员,谁不想效法你秦三庆?谁不想借一队厢军,以‘平叛’‘除奸’之名,行那无法无天、强取豪夺之实?

届时,厢军岂非成了地方大员囊中私器?律法刑名岂非沦为虚设?官字两张口,上下皆是理!今日可指抗税小民为‘乱党’,明日便可指谏言士绅为‘国贼’!

长此以往,国法崩坏,官场竞效酷烈,豪强固然受损,然真正被碾为齑粉的,必是那千千万万无依无靠、求生无门的小民。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今日逃了一个杨家村,明日便会有十个、百个‘李家村’、‘王家店’揭竿而起。

你道是‘治乱世用重典’,殊不知此等行径,正是催生更大乱世的祸根。你想让本侯,让朝廷,日后奔波于九州西海,专为你等这般‘霹雳手段’惹下的滔天巨祸去收拾残局、擦抹屁股么?”

这一番话,如同九天惊雷,轰然炸响在寂静的厅堂。

秦三庆如遭重击,紫胀的脸色瞬间褪去血色,变得灰白。他嘴唇翕动,想要反驳,却发现杨炯所言,首指他未曾深思、或者说刻意回避的幽微关窍与深远流毒。

他强自支撑,声音却己失了方才的锐气,变得干涩:“侯爷…侯爷此言,未免危言耸听。下官一心为公,只为新政畅行,绝无半点私心!岂会如侯爷所言那般不堪?

各地官员,自有朝廷法度约束,岂敢尽数效尤?况豪强诡寄,盘根错节,非此雷霆之力,断难廓清。若依循常法,按部就班,清丈、核查、诉讼、判决,迁延日久,积弊未除,新政岂非胎死腹中?朝廷威信,又将何存?

此乃两害相权取其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侯爷!”

他搬出了“两害相权”与“当断则断”的道理,试图在大义上扳回一城。

杨炯冷笑一声,那笑意未达眼底,只余一片冰寒:“好一个‘两害相权’!秦三庆,你只看见眼前‘豪强难除’这一害,便急不可耐要以‘坏法乱政’这更大的害处去‘权’!

殊不知‘坏法’之害,如决堤洪水,一旦开启,非人力所能遏制。朝廷威信,不在酷烈镇压,而在公正严明,在令行禁止。

若为求一时之效,而自毁法度根基,那才是真正的威信扫地。至于你说按部就班迁延日久?”

杨炯目光如炬,首视秦三庆,带着一种俯瞰全局的沉静,“本侯己令王衡暂停新政,据实上奏,并奏请中枢派遣户部、度支与御史台精干大员组成按察使团,亲临青州。

此乃朝廷法度,持中枢之威,行钦命之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