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玄在血煞童子的房间内搜刮一番,发现了些丹丸,大补药,疗养药,这些不嫌多,通通装进乾坤袋。
完事后,谢应玄扔了几张弄虚作假的符箓在地上,便当是做法完成,已然超度了。
“成了。”
谢应玄喊了声,其他三人进入屋内。
便看见地上燃着蜡烛、符箓,隐隐还有驱魔阵法存在的痕迹。
李钰再没有感受到血煞童子的气息,顿时对铁腿水上漂佩服无比,听他赞赏道:“果然,这专业的事情,还得是交给专业的人干。”
余允生看向谢应玄,问:“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莽山一路死了这么多人,如何处理后事,也是个难处。
慰问家属,收集证据,报官等等。
此时,李钰说道:“怎么办?当然是开庆功宴了!大侠不留名,枉为大侠名!”
没等谢应玄开口,门口便多了几个校尉,偏将。
“请几位大侠配合军司做一下笔录吧?”
其中一名披着银色盔甲的偏将亮出证件,客客气气地开口道。
“啐……”
断浪刀李钰暗暗撇了一下嘴,深感晦气。
没办法,别人都堵门了,只能跟着走一趟了,自己还是参与斩杀血煞童子的大功臣呢,不至于翻那些个江湖陈年旧账羁押起来吧?
……
池淮郡,军司分部。
李钰等人从车辇上下来,望着厚黑的高墙,李钰精气神都像是被吸干了,一脸的苦瓜相。
两扇玄铁门在绞盘声中缓缓开启。
原以为军司内是阴森的刑狱,没想到入眼的,是个三进的青墙院落。
晾衣绳上挂着灰扑扑的布袜、盔甲。
几个火头军扛着大桶的食物往西厢走去,八角门洞上,歪歪斜斜地刻着“擅进伙房偷吃者,罚银二十”。
“戌时三刻收操!”
校场方向传来炸雷般的吼声,地面青砖缝里的积水都跟着震颤。
李钰隔着花窗望去,三十几个赤膊军汉正在暴汗里练枪,每人枪头都坠着石锁。
最前排的疤脸汉子突然栽倒,立刻有医官提着药箱冲上去,往他嘴里塞了颗猩红的回气丸,搀扶着在一旁休息。
“练的也太卖命了……”
李钰暗暗惊讶。
难怪以前追捕自己的小兵都这么能跑,这平时操练的强度,就不是一个水平的。
几人路过校场,方才训兵的校尉对着偏将比了个军礼。
训兵的校尉目光中带着些诧异,几个江湖中人而已,需要三个偏将亲自带路吗?
操练的士兵也看了过来,回应他们的只有李钰的中指。
接着,便是训兵校尉嘹亮的吼声:“小崽子们看什么!加练一套伏虎十三式!”
……
沿着青石板道逐渐深入后,出现的士兵便少了。
偶尔能看见几位,也都是校尉级别的军官。
“除开训兵的校尉,其余如夜行校尉、除魔校尉很少逗留在军司,大多外出执行任务。”
“一年里边,也就寥寥十余天的休假,运气好的,从某次大战中活下来了,兴许能批几个月的假期,但谁稀罕在这种地方度假呢?”
领头的偏将也不见外,给几个江湖人士简单解释了一下。
其中的一名偏将进了处别院。
谢应玄等人便与领头的偏将进了文房,配合着记录了案牒,摁手印。
“结束了?”
李钰有些呆滞地看着坐在位置上的偏将,试探性问道。
“结束了。”
“可以走了?”
“别急。”
偏将示意他们向后看去。
只见刚才进往别院的偏将回来了,他的手上捧着个黑色的匣子,已经打开了,里边是几瓶丹药。
“行侠仗义嘛,这是大家都乐意看见的,不让你们白做,这四瓶金筋玉骨丹,就以军司的名义赠与各位了,如有需要,也可以领取一柄义刀。”
偏将笑着抬起手,说道。
“义刀……道义之刀?”
李钰好像听过这个东西,说是朝廷特制的发给江湖中人的,手持义刀,可以获得军司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嗯。”
偏将郑重其事地点头。
“要,那自然是要的。”
李钰嘿嘿一笑,这可是自己大侠风范的证明啊。
到时候遇到困难了,也不怕孤立无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