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就留心起针黹家计之事,意在为母分忧。
宝钗日间陪着母亲闲谈解闷,夜里无事,拈起了针线,不觉夜已深了,擡眼一看,贴身服侍的丫鬟都已歪在一边打起了瞌睡。
她不由好笑,正待起身叫那丫头自去睡去,忽听得外面一声极低却极清的龙吟之声,模糊间有一身影投在窗棂之上,在月下翩然而动。宝钗注目其上,闻其声,辨其影,已知是有人在舞剑。
她自幼得父亲疼爱器重,令识字,览群书,虽不敢称博闻广记,却也读过些奇人异闻,见那道身形虽不疾,却隐有稳岳凝渊之态,虽不带寒光剑影,却依稀可见矫若惊龙之姿。不由脱口道:
“蛟分承影,雁落忘归”
她声音既低,且身处居室之中,料想无人能听闻,却不想此言一出,外面身影剑势顿止,稍后不覆动静声响。
京都荣国府中,荣禧堂正室东边的耳房内,二老爷贾政正室王夫人正在炕上歪着拆看金陵的书信。看完后递给了站在下首的琏二媳妇,笑道:“你姑姑带着表弟表妹进京来了。”
这年轻媳妇原也是金陵王家出来的,名唤王熙凤,嫁与了这府里大老爷的儿子贾琏。这府中的二太太却是她的亲姑妈,她还有一位姑妈,嫁入了薛家,近年带着一双儿女寡居,正是她们此刻在议论着的上京来的薛夫人。
凤姐忙笑道:“这感情好,叔父升了九省统制,出京去了,太太这边也正少了娘家人走动呢。”
王夫人含笑点头,“这次她带了哥儿姐儿来,需得留在府上长住,方是亲戚之道。”
凤姐也欢喜道:“可不是呢,前几天老爷还惦记蟠儿的事……”
王夫人淡淡道:“老爷昨个得到消息,蟠儿的官司幸得贾雨村了结,往后无须再提了。”
凤姐忙应是,又道:“那贾雨村也是个明理的,不枉了老爷一番擡举。”
又过了几日,忽听得家人传报,姨太太带着一双子女到了府门外了,王夫人欢喜不已,忙带着人迎了出去。荣国府的人也听说这薛家有个女儿,品貌不输贾家的小姐,早已心中好奇想要一睹风采。
但见宝钗一身淡雅,虽小小年纪,已是容光迫人,众人注目下进退举止分毫不乱。一旁丫鬟奉茶,见宝钗接过茶盏之时,微微一笑,已是十分可亲。于是后头都已传言薛姑娘端方从容丶随分温和,甚是平易近人。
贾府的老太太和王夫人等的盛情之下,薛姨妈带着儿子女儿在荣国府东北角上的梨香院住下了。她悄悄向王夫人言明了一应供给皆免了,常言道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日子一久没有不生出闲话的。王夫人心知以薛家的家业,这点开销须不放在心上,也就应了。
薛姨妈与王夫人姐妹暮年相见,感慨不已,每日都在一处叙话。府中的黛玉迎春探春惜春姐妹们,贾母原是交给了珠大嫂子李纨照应,宝钗也与姑娘们一处,或看书下棋,或做些女红,大家年岁相近,性情相投,不多时已相处和乐。
薛蟠原先听说要住在荣府中,却有些不情愿,说薛家在京中也有几处产业,在自家的房舍住下倒是自在。然而,薛姨妈一来为姐妹相聚丶亲戚的情分,二来深知薛蟠的秉性,怕没人拘着他,故而坚决不允。
却不想宁荣二府中最多的就是纨絝子弟,薛蟠整日里和他们厮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无所不至,比当日更加不成器了,也就绝口不再提搬出去住之事。
薛姨妈携儿女入住荣国府的这一年,宝钗一十三岁,薛蟠一十五岁,也是这一年他们遇上了那个仗剑江湖的少年,相携一道入京而来。
也无人能想到,物换星移,不过三五年间,人事全非。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