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楼梦之承影 > ☆丶四丶生死地

☆丶四丶生死地

常言道:否极泰来。一朝新岁,天开云散,忽降下圣眷来,荣国府的大小姐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府中人欢喜不尽。

进宫谢恩之后,贾府就开始张罗元妃省亲之事,大兴土木,各种采办,及到园子工程告竣,一应事物俱备,堪堪又将一年,方才请下旨来,定了次年正月十五归省之期。

薛宝钗亦随着内眷见到了宫中的贵人,待到贾妃回鸾时,见贾元春泪如珠下,哽咽不成言,仍要强颜欢笑话别母亲祖母。人道富贵已极,又有几人知这肝肠寸断丶骨肉分隔之情景。既在席间亲眼目睹,随母亲回去时,一路默默无语。

宝钗原知自己进京,是因今上征采才能,召世宦名家之女,入京待选。然到了荣府中,见过王夫人后,母亲就绝口不提此事了。

她大抵知道自己的结果,不是在这座高墙,就是在那家深院,也不十分放在心上。

若说豆蔻年华,哪家少女没有想象过与自己婚配的少年郎是何等模样,但终究与女则妇德相悖。

她读书既多,见识也广,知道痴心之念不过误人误己,归宿命途须半点不由己身。

却说为省亲一事,贾府中人仰马翻,个个力倦神疲,遂贾母以下,除了个别如凤姐这般劳心碌命的,都好生将息了几天。

这才略略得了个空,那日凤姐从老太太房里下来,却跟贾琏说起,正月里二十一是薛大姑娘的生辰,老太太的意思,是要替她好生做回生日。

贾琏不以为意,说这有什么难办的,依着往年林姑娘的例子不就成了。

凤姐笑道:“薛大姑娘在府中庆生是头一遭,虽可找林姑娘的例子比着,但老太太说了,薛姑娘刚好一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不能当寻常做了。”

贾琏听了沈吟道:“既如此,比着林姑娘多增些罢了,这事你还能拿不定主意么?”

老太太的话传到薛姨妈耳里,她面上虽是欢喜,心中却略有些想法。头尾算上,这也是她家来荣府的第三个年头,论起来也是女儿在府中的第二次生辰,上一次岁末年初,正赶上两府中殡丧不断,自是不好提起。今年刚好得了元妃省亲之幸,老太太兴致上,想起帮薛宝钗过生日,自是老人家的好意,推却不得。

这一年却是薛宝钗一十五岁及笄之年。及笄之礼,于女孩家再重要不过,若仍在薛家主宅,断是轻忽不得。然眼下借居他府,若要在他人府邸一隅隆重其事操办起来,似不合规矩。何况贾母已吩咐下来,就当个不大不小的生日,既未提及行礼一事,也不好再去多言。

府中也有几个算计精明的自个儿琢磨,也不知老太太是一时糊涂了,还是不欲旁人时时记起,府中有外姓姑娘待字闺中,以免金玉什么的传言更盛。

薛姨妈素来是个没主意的,素来依着姊姊王夫人的想法而行,更不会驳了老太太的话。此事上虽有为难,却也到底不好逆了荣府的意思。

宝钗却是个心里明白之人,看着元妃回宫后赏下的东西,独独她和宝玉是一样的,越发没意思起来,偏母亲受姨母影响,浑然不觉老太太的心思。她是个豁达随分之人,老太太既说了是爱她的心意,她且受着就是了。她母女在荣府中终究是客,而婚约之事,自古也由不得一个女孩儿家有何想法。

宝钗的生辰是在元月二十一,到了正日子,贾府里定了一班新出小戏,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

开席之后,贾母定要她头一个点戏,宝钗推之不过,先点了一出《西游记》,后又点了一出《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宝玉听得大为不耐,也不顾老太太喜欢,在一旁抱怨说尽是热闹戏。

宝钗微微一笑,“你却是个不懂戏的,不晓得这几出戏排场既好,词藻更妙。”说得宝玉心痒起来,央告再三,宝钗就在席间念了一支“寄生草”——

“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大为称奇,连声称赞宝钗无书不知,却被黛玉在一旁抢白他还没听“山门”就“妆疯”起来了,姐妹们都笑作一团。

却说贾元春回宫之后,忆起归省时的情景,不忍见大观园中景致寥落,下谕让姑娘们及宝玉一并搬入园中居住。

薛宝钗也就辞了母亲兄长,搬入了蘅芜院中。此处院落清净,满院异草冷香扑鼻,清冽芬芳,更无一株花木,正是合了她的性子。

而若论众人里最心满意足不过的,自是宝二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