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姑姑
崔嬷嬷领着两位妇人回来。
几人分宾主落座,棉被上茶后,站在掌儿身后。
崔婆婆跟两位妇人介绍道:“这是我们安居堂义馆的馆主,掌儿。”
如此正式的介绍,掌儿有些不适应。
崔婆婆指着其中一位三十岁左右,身穿发白的靛蓝布裙,眉间带愁的妇人说道。
“这位,你就叫她红绸姑姑吧!她擅长刺绣。”
红绸面色有些拘谨,和掌儿打了一声招呼后,便垂下头,双手无意识般搅着帕子。
掌儿注意到她那双手不似绣娘的手,格外的粗糙,而且指骨关节比一般人粗大,甚至微微有些弯曲。
掌儿又看向另一位妇人,她年龄比红绸姑姑稍长些,额头饱满,眉毛很浓,眼神清明,嘴唇略丰,一脸正直之相,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这位是卫念姑姑,她以前曾在太医院任职……”
“那些旧事就不要再提了。”
崔嬷嬷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卫念打断了。
她转头看向掌儿:“我听崔婆婆说,你们这安居堂义馆初心是为了救助世间受难的女子。
就凭你们几人也敢说这样的大话!你们这些微薄之力又能救助几人?”
卫念这冲人的话一落,屋里瞬间静了下来。
掌儿神色未变,站在崔婆婆身后的小碗却气红了眼。
“这位姑姑,你不可以这样说掌儿姐姐,她一心为我们好。”
棉被急步走到掌儿身前,双拳紧握,泛红的眼眸紧盯着眼前明显来者不善的卫念。
卫念被两个小家夥儿盯着,有些心虚的摸了摸鼻子,馀光看了下坐在椅子上安然看戏的崔婆婆,您老倒是说句话呀!
卫念自从跟祖父行医,长大后更是进了太医院成了一名女医。
她以为有了出色的医术可以独善其身,谢绝了各个主子的拉拢,可后宫的争斗从来都是你死我活,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幸亏崔婆婆施以援手,她才从那场惊心动魄的宫斗中,完好脱身。
此前崔婆婆和她说了这安居堂义馆之事,她大为震撼,心中佩服不已。
不过因为宫中之事,她多了一个疑心的毛病,想试探试探这想法初始人掌儿的心思。
没想到此刻弄的如此尴尬,看着两个孩子愤怒又委屈的眼神,她有些无措,还有些欣慰。
替掌儿她们欣慰,她们的善心换来了一片赤诚。
卫念假咳了两声,正想着说点什么缓解尴尬。
掌儿从容的站起来,摸了摸棉被的小脑袋,泄去了小家夥儿一身怒意,又把眼眶微红的小碗拉在身边。
把两个孩子安置在椅子上,又一人塞了一块糕点,看她们神色平稳下来,这才转身迎上卫念探究的眼神。
对于卫念的试探之心,掌儿并未气恼。
这些日子因为安居画斋的火爆,有了不少风凉话。
说她是利欲熏心的商人,利用孩子赚钱。
前些日子那个姓甄的大夫还四处散播谣言,说她们这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义上是开义馆,实际上是效仿南方养瘦马。
这姓甄的事,没等她出手,就被崔婆婆云娘两人解决了。
至于剩下的这些风言风语,不管是同行的嫉妒,还是人们的误解,她都不打算解释,本就无愧于心,为何还要多费口舌。
可今天对于要加入的同伴,她还是要多说两句。
“我掌儿自小命运凄苦,一路走来,深知女子不易,愿倾力建造一个‘女子之家’。
一个助她成长,助她独立,助她打破世间枷锁能够恣意生活的家,这个家会一直守候着她,永不抛弃。”
执着的眼神,坚定的决心,那铿锵有力的话语,一个字一个字砸在众人心间,几人心湖久久不能平静。
此刻的掌儿好像散发着光,这光比门外的太阳还要耀眼。
棉被和小碗,满眼敬佩向往。
卫念一脸动容。
红绸猛地擡头,一脸激动。
崔婆婆眼眶泛红。
掌儿转头看向两位姑姑:“不管是现在的画斋,还是即将要开的药坊绣铺或者是以后开的所有铺子,所赚的钱都会分成三份。
一部分用来店铺周转,一部分用来义馆的开销,一部分用来救助需要帮助的人。
两位姑姑加入我们可好?”
卫念感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