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景阳侯府虽说一向表现的与世无争, 也从不参与党争,看起来规规矩矩的,只在皇帝有需要的时候披甲上阵, 为国尽忠。
但是, 身为开国功臣之一, 又在京城经营多年, 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势力。
考虑到若熙嫔和皇帝之间真有别的纠缠, 怕是没那么容易查到,因而,苏贺南这次特意派出了府上的精锐。
不得不说, 还真让他考虑到了。
熙嫔娘家姓温, 世代居住在北直隶。祖上也曾显贵过, 前朝的时候, 甚至出过一门三翰林的佳话,还得过皇帝“诗书兴家”的牌匾,算得上是书香门第。
然而自她祖父那一代起, 却渐渐败落。她父亲甚至连正经的科举出身都没有,在熙嫔进宫之前, 只是个小小的县丞, 随着熙嫔生了皇子升了嫔位,为了颜面上过得去,皇帝才恩旨令温父去地方做了知州。
不过即便如此,在满后宫中,熙嫔仍旧是最不起眼的存在。若不是当年皇帝一时兴起, 下旨从各地遴选美人, 不定熙嫔如今还在哪个狭小后院窝着呢。
一时兴起。
自从参悟到熙嫔的特殊身份,连这所谓的一时兴起也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当然, 这只是明面上的。
“小的听着侯爷的意思,去了当地之后并不敢明着打听熙嫔,生怕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因而只能从温家其他人身上下手。”
“还真让小人误打误撞探着了。”
“当年熙嫔进宫前两个月不到,温家大公子也就是熙嫔的兄长,便因举试时感染风寒伤了身体,一病不起,很快就一命呜呼了。这位大公子当年在本地十分出名,听说早早就有了神童之名,不仅读书拔尖,院试举试更是一次就过,被温家视作是振兴家族的希望,谁知就这样丢了性命。”
“小的觉得不对,便去找了温夫人曾经的旧仆,辗转许久才从一个婆子口中撬出来,所谓的大公子根本就不存在,因温夫人连生三胎都是女儿,偏偏又赶上得宠妾室同时有孕,便起了个偷龙转凤的主意。不过她们没敢从外面抱男婴来混淆夫家血脉,而是将熙嫔当做男儿来养,也不知是怎么瞒过去的,这男儿身一当便是十五年……”
“对了,熙嫔还是温大公子的时候,曾在博阳书院进学过四年……”
这次收到消息,苏贺南并没有瞒着两个儿子,将他们叫来一起听。
因而,不等探子继续往下说完,苏景文便率先反应过来,喃喃道:
“博阳书院。”
“父亲,我恍惚记得,当今登基之前,就曾在博阳书院读过书。”
“不错。”
苏贺南点点头。
当年先皇独宠皇贵妃,甚至还在她失子之后,纵容她戕害皇子。当年的七个皇子,要么中毒而死,要么被逼的自尽……只有皇帝年龄最小,早早被先皇后护着送出了皇宫,一直养在山野,而她的娘家父亲,恰好就是博阳书院的山长。
可以说,在登基之前,皇帝在博阳书院待得时间,甚至比待在宫里的时间还要久。
闻言,兄弟俩都有种开了眼的感觉。
两人从前只知道皇帝曾经师承博阳书院,还真不知竟还有这样的过往。
苏景武点头道:“如此一来,那倒是说得通了。两人定是在书院里便结识了,后来为了让熙嫔顺利进宫为妃,不得不给她换了个身份,才只得让温大公子的身份消失。”
苏景文也是同样的想法。
只是想到探子口中的“温大公子”,连举试都过了,心中有些可惜。
这样惊才艳艳的人,比许多男子还要强百倍,竟然甘愿被困在后宫之中,成为每日等待丈夫临幸的其中一员,何其可悲。
她若是没有舍弃身份,若是能一直瞒下去,说不定已经在朝廷大展身手了。
像是看出大儿子在想些什么。
苏贺南摇摇头,笑着道:“你们觉得熙嫔,一定是心甘情愿的吗?”
“父亲!”
兄弟俩同时惊呼。
苏贺南不以为意道:“她的身份就是最大的漏洞,而温家的后院,寥寥几语便看出并不简单,因而,一旦她的身世被揭穿,她母亲和姐姐们便是万劫不复。”
而皇帝的性子——
之前还不觉得。
这一次的春日宴,真是令他从头麻到脚。苏贺南始终不敢相信,自己尽忠的帝王竟然是这样的品性,为了达成目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