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和师兄一起养崽种田 > 迫不得已

迫不得已

迫不得已

团团从陶近溪的怀里钻出一个小脑袋来,白嫩的小脸蛋上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又大又亮。他看看这看看那,小嘴里咿咿呀呀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

“次呀!”路过一个烧饼摊,团团从陶近溪的怀里开始往外扑腾,奶声奶气喊爹爹,他小脚一蹬一蹬的,伸出短短的小胳膊指着那小摊上滋滋冒油的猪肉饼,着急地哇哇乱叫!他两岁了,嘴里能蹦出来些简单的字。

“你个小馋猫!”陶近溪看着团团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想着半月后他就要开始喝药了,就先哄哄这小可怜吧。他笑着点点团团的额头,给摊主递过去六文钱。

这猪肉饼上次陶近溪带团团治病来买过一回,实际上里面没有肉,只是用猪油煎得外酥里嫩,掰开的面瓤很香还不咸,给团团喂了一小点,怕是小馋猫便记住了这味道。

“这小娃娃多大了,白白嫩嫩的真是可爱。”摊主婶子挑一个温度刚好的猪肉饼包好递过去,一边笑问。

“哈呀!”团团头一歪,知道是夸他,开心朝着人家吐了一个泡泡。惹得周围买饼子的人哈哈大笑。

陶近溪:“……”

“两岁了。”陶近溪接过猪肉饼谢过摊主婶子,拍了两下团团的小屁股赶紧抱着走了。

团团还在咯咯笑,用软乎乎的小脸蹭蹭陶近溪的下巴。

爹爹真好呀,又有好吃的了。

“臭小子又蹭你爹一脸口水,慢点儿吃。”陶近溪把饼子焦脆的外壳撕开,分出来一点面瓤,吹凉了拇指大的一小块给团团拿着吃。团团用小米牙慢慢磨小饼瓤,口水从嘴角不停往下流。

陶近溪给团团擦嘴,看他吃得高兴,也跟着乐,又给团团留了一小块饼子揣在怀里,剩下的几口塞自己嘴里吃掉了。

“啊呀?”团团歪着脑袋瞪大眼睛,似乎很神奇,怎么那么一大块饼,爹爹一眨眼就吃掉了。

陶近溪看着团团傻乎乎的样子,没忍住噗嗤一笑。

他买完猪肉饼又抱着团团去街对面的点心铺子称了一斤点心。团团看到吃的就咧着小嘴笑,又开始边扑腾边流口水。

陶近溪提着给姜郎中的礼,抱着团团捏捏他的小手道:“我们小团团怎么就这么馋呢,等爹爹挣银子给你买好多好吃的!”

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陶近溪待他胜似亲生。

团团是早产儿,身子本就弱,五个月大时得了哮症,当时差一点救不过来。陶近溪跪着求姑母,陶婉看着如此小儿于心不忍连夜请人拉牛车把团团送到镇上这才抢来一条命。

陶近溪为了给团团治病抓药还把镇上的医馆都跑了个遍,多个郎中都直言哮症不好根治,对比下来姜医馆开的药团团喝了不吐。

姜郎中直言团团还小为了扶正固本,健脾益气每年秋冬要用珍贵汤药护着,平日里也要羊奶鸡蛋羹骨头汤养好身子,所以前前后后一年多时间陶近溪借了二十两银子,光是姑母家借了十两银子。

这个夏日过去了,近三个月团团还结实了一点,小胳膊小腿都还长了点肉,面色也红润了些。

陶近溪心里高兴,看病次数多了才知道姜老郎中虽然性情古怪但仁心仁术,他有时候也会多给团团一两味珍贵药材,陶近溪揣着给人帮忙秋收挣来的二两银子,打算买点礼去找姜郎中道谢,再给团团抓点药。

陶近溪叩门,开门的是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娃娃,姜安。据说是姜郎中山中采药捡回来的孤儿,说是药童徒弟。

两人说话间,团团从陶近溪怀里钻出小脑袋,嘴里又开始“安呀”地跟姜安打招呼。

姜安伸出手摸摸团团的小脑袋,团团便咧着嘴傻乎乎的笑,还伸出小胳膊要姜安抱抱。陶近溪早就发现了,这臭小子喜欢长得好看的人。

姜安话不多,他接过点心道谢,又把师父早就备好的药递给陶近溪,说是加了些滋补药材所以这次药贵一些,又一本正经解释师父是去府城送药进货去了。

还说师父留话,哮症没有覆发暂时无需针灸,只需喝药调理,秋冬天冷,哮症多覆发,需要给小娃娃做好保暖,有条件找点儿参汤入药,可增强体魄。

陶近溪点点头,便带着药回梨花庄了。

陶近溪从百花镇回梨花庄半路上遇到了姑丈秦江,他被几人推在牛车上,一只胳膊断了,面色惨白,衣袖上都是血迹,姑母扶着姑丈也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陶近溪跑过去,慌慌张张问这是怎么了,他把团团脑袋按在怀里不让动,害怕吓着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