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玮
过了几日,那株从花苑里移回来的花还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鱼游儿十分勤快,每日都给它浇水,还把那尾和她同名的鱼也照料得十分好。
内殿里燃着香,温云裳早上将将起来,婢女就进来禀告朝云殿里来了客人。
“女郎,郑国太子的两位姬妾来了。”
温云裳困惑地皱皱眉,“阿拂呢?”
天水儿打起帐帘,回道,“阿拂姐姐正在外面给她们上茶呢。”
现下温云裳的宫殿里被派了四个秦国婢女,一个是鱼游儿,还有一个就是阿拂,岁数比她们都大,人很是细心稳重,负责管着殿里的其他三个小婢女。
另还有两个,一个叫做阿叶,一个就是眼前的天水儿,平日里负责外殿的事宜。
温云裳也并没给她们改过名字,觉得都甚为好听。还问过她们,怎么两个名字沿用着“阿”字,另两个带了“儿”字。
问了才知道,秦宫里培养婢女们的地方由不同的大婢分管着,给新婢女们起名字也都是沿着字的。
长此以往,在秦宫里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哪个大婢手下出来的人,出了事也好追究。
这边寝殿里,温云裳听说有人来了,只好赶忙收拾齐整就出来了。
日头明亮,隔着外殿的珠帘,还没走近就看见两位和她年岁差不多的女郎。
原本温云裳还困惑于郑国太子的姬妾为何来朝云殿做客,不曾想却是熟人。
都是和她一同在吴宫小选过的两个女郎,并不是很熟,一个叫做吴蕓,另一个也面善,却不大记得清名字了,约莫是姓李。
温云裳暗忖,应当是和自己一样,在吴宫失守时被抓住献上来的。
这还是半个月以来三人头一次相见,温云裳一面走出来一面笑着和她们打了招呼。
两位女郎也连忙回礼。
温云裳这才知道,那位李姑娘确实是李姓,名唤紫屏。
她略略看去,两人都是出众的美人儿,吴蕓长着一张小巧的脸,温柔似水,说话也轻声细语的,头上簪了只玉石簪子。
李紫屏却与她看起来恰恰相反,面貌偏于艳丽,只听声音就是个直脾气的姑娘。
温云裳揣度两人的来意的同时,吴蕓和李紫屏也在暗自猜测,其实她们今日一踏入朝云殿后就十分惊异。
屋子里珍宝摆件并不少,不太像一个姬妾的屋子,而且这个时辰了温女郎竟然才起身,也有些太不讲究规矩,都不怕秦国太子怪罪吗?
可此刻一见面,就发觉温女郎比起半个月前所见更是貌美,乌发红唇,皮肤白皙,眼睛清亮亮的,像是春日里枝头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
少女时期的温女郎美则美矣,仍是带着些青涩的,不像现在,多了几分秾丽的姿态。
她们哪知道,太子刈根本不管这些,早上起来也不必她服侍。
两人只好掩下心头的惊异,夸她几日不见姿仪更美,又夸茶也好喝。
温云裳不太清楚她们的来意,有来有回的和她们聊起来。
干喝了一盏茶,待要再添时李紫屏才放下茶盏,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温妹妹,这次来实则有些事情想麻烦你,能不能单独说说话。”
见两人面上隐隐有着焦急担忧的神色,温云裳未曾多想便摆手让婢女们下去。
吴蕓这才接过话头,神色忧虑地开口问道,“是想问问妹妹可否联系上了家里人?”
茶水已经凉了。
温云裳蹙一下眉头,这件事也是她心头上的一块大石。
她们三个还算命好,在那晚是被惯会投机取巧的一些将领抓起来,当作庆功宴上邀功的礼物献给王公子弟们,而非在当夜就惨遭兵士的欺辱。
温云裳也曾恳求过太子刈,能否让她递封信联系父母亲人。
她只想知道家人是否安好,遂城离王都长平这么近,就算没有被攻城也定然会被战事波及到。
太子刈允许了,并告诉她遂城并不在兵路上,不用担忧。
然而后来派出去送信的人却回来禀告,温家的宅子已经人去楼空,就连她早些年出嫁的姐姐家也搬到不知何处去了。
温云裳知道后心中就难掩焦急,自她小选入宫到现在已有将近半年未曾见过家人。如今世道变得乱哄哄的,再想找到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令人疑惑的是,就算是要搬走,父母亲也一定会托人给她留下口信的,为何毫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