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弱骨美人 > 元日

元日

元日

祖央/文

南地多富硕,吴国虽称不上大,却向来不缺海珠丝锦,稻米菽食更是丰饶。

吴王在位时,就不少收刮民脂民膏,惹得百姓们怨声载道。公卿士族之家又颇多敛财,致使整个吴国上下富得极富,穷得又极穷。

秦郑两国占据吴地后,想不靠武力暴行去筹集粮草无疑是难上加难。魏夫子接了这份差事后,并不急迫,而是先向身处吴地的谋士们放出了消息。

果然不多时日,有意者便纷纷而来。

秦郑两国之人毕竟是外来之人。

吴地扎根日久的谋士们远比他们更了解吴国的贵族以及公卿大夫之家,更知道何种利益才能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地奉出金银财帛。

尔后,投入秦刈门下的诸多谋士中,其中一位叫做当盖的谋士堪称是位十足的鬼才,此人是鲁国没落的贵族之后,游经吴地,在长平城的友人家中客居多时,却赶上了战事,便迫不得已一直逗留在此地。

战事过去后,本也该速速离去,当盖却深觉自己一直以来想要谋求的机会到了!

乱世之中,试问哪一位智略过人的谋士不想遇上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

秦国太子刈自回秦之后风评甚好,战事当中少有败仗,为人谨而勇锐。

且在大周蛰伏将近十五年,甫一回国便以雷霆手段承继太子之位,当盖认为绝非偶然之机,如此心智坚韧之人,倒是颇有老秦王年轻时开疆拓土的风范。

当盖深以为,此次便是他一飞冲天的大好机会。

殿门外,魏夫子停下脚步,转过头对当盖说,“成与不成,便在你了。”

当盖拱一拱手,“先谢过夫子。”

他束束发冠,整理衣袖,面容浮上坚定之色,日夜思虑谋划,今日终于被魏夫子引荐到了太子刈玉阶前,岂能不效犬马之劳?

殿内已然坐了不少人,郑太子及其属下,还有赵子风,陈渚等几位列侯俱在。

秦刈从堪舆图前转过声来,看此人一眼,心下被其容貌之异所惊,面上却平静道,“说吧。”

当盖拱一拱手,擡头时露出左脸的残缺,竟是独眼,他掷地有声道,“殿下,依某之见,北上的粮草大可不必寻求前吴国朝廷的公卿大夫!”

殿内端坐的诸位都面露好奇,赵子风在陈渚耳边嘀咕道,“不找这些敛财的,难不成去找吃草根穿破衣的贫民?”

当盖站在殿内,侃侃而谈道,“现今秦郑两国的官员已经接管了吴国大小城池的城守都尉等一应官职,商贾地位在诸国向来卑贱,在吴国更甚,但其财物合起来却比得上吴国的诸多贵族!”

“殿下缺的是粮草,他们缺的可正是殿下手中的官职啊。只要放出消息去,多得是人来献上财帛。”

秦刈皱皱眉,沈声道,“你的意思是,卖官?把掌管地方的权力再还到吴国人手里?”

当盖胸有成竹道,“非也,只需挑出各城池中尚还空缺且不甚重要的官职,给这些商贾一个选拔的机会,他们自然蜂拥而来。”

“至于其它,殿下更不必担忧,目下两国交接的城池中百姓户籍尚未改易,此等献上财帛的商贾自然可以率先登办。”

“待户籍上成了秦郑两国的人,自然不算是将权力还给了吴国人,更无需担忧他们生事反叛。”

殿内的人都点头不已,当盖独目环视左右,继续说道,“如此,对收服吴地百姓,改易户籍之事也有所助益,实乃一石二鸟之计啊!”

秦刈思虑一瞬,看看左右神色,最终敲着桌子道,“此计听来可行,三日之内,若见成效,本殿先记你一功。”

此事商议罢,众人便散去了。

也在这时,秦刈才在殿内捏着眉头显示出思虑重重的样子。此役实在进退不得,哪怕粮草筹集到了,也有诸多不宜,内忧外患。

“秦国那边,最近李相邦在朝堂上的局势如何?”秦刈突然出声问道。

一直静立无声守在身后的楚闻低声回道,“李相邦传消息称,秦王对我们的势力打压愈重,完全不顾战事紧急,怕是,怕是被逼至绝境不管不顾了。”

秦刈沈吟一瞬,道,“传消息回去,让暗卫营的人想办法除掉韩国丈。”

韩国丈,即韩王后的父亲,掌有兵马五万的秦国将军。

“是。”

秦刈遮着面叹口气,听到楚闻低声问,“殿下,是否要趁此机会,除掉郑妃?”

郑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