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的伤员和百姓,正缓缓朝着卫生所的方向行进。
数量众多的担架,大多都是临时用门板、树枝和绳索拼凑制成的,模样虽简陋,却承载着沉甸甸的生命希望。
担架上的伤员们,状况各不相同。
有的缠着浸血的绷带,面色苍白如纸,昏迷不醒,身体随着担架的晃动微微颤抖,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死神夺走。
有的紧咬牙关,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强忍着伤口的剧痛,双手死死地攥住担架的边缘,不愿哼出一声,不想让战友担心。
百姓们同样伤亡惨重,有老人虚弱地咳嗽着,每一声都像是从胸腔深处艰难挤出,他们的眼神里满是惊恐与无助。
还有妇女紧紧抱着受伤的孩子,孩子小脸憋得通红,嘤嘤哭泣,母亲只能轻声哄着,眼中含泪,泪水滴落在孩子的脸上,混着孩子的泪水淌下。
由于受伤的战士和百姓众多,马壁镇卫生所除了留守的一个医生和两个护士以外,其余的人全部出动支援医疗队,这才堪堪和医疗队的队员们一起,赶在天亮前把伤员们进行了简单的治疗和包扎。
好在卫生所的药品供应充足,伤员们能得到及时救治。
也同样是因为伤员人数太多,医疗队人数不够,抬担架的大多都是陆维中手下的战士们。
他们动作小心翼翼,步伐沉稳且尽量保持一致,肩膀早已被担架的绳索勒得红肿破皮,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浑然不觉,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给伤员和百姓带来更多的痛苦。
遇到崎岖不平的山路,前面的战士会轻声提醒:“慢点儿,稳住。”
后面的战士便默契回应,一同调整步伐,高高抬起担架,让其平稳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