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为报先帝之恩,誓死讨贼 > 第 51章 朝堂局势

第 51章 朝堂局势

(现在不会保持一天三更了,之后会保证一天两更,有时间会存几张,这样能尽可能保证更新。)

兴元元年

在属于姜华熙的年号下第一次大朝会开始了。

谢玄早早起身,按照正常来说朝廷大员会卯时到岗处理政务,俗称“点卯”,也就是五点到七点,但由于谢玄对政事的改革,现在的上朝时间,是辰时到岗,辰时过半开始点名,俗称“我上早八。”

谢玄来到朝堂上,哪怕他很早就已经起身,仍旧有不少官员比他还要早来。在场的官员都躬身向谢玄问好。

没有元朝也没有大宋,臣子们对于皇上都是跪坐的,吴廷自然也是如此,只是后来先帝觉得其他人可以跪坐着,谢玄不行啊,于是干脆给所有朝臣都赐了座椅。

谢玄温和的回礼,在众人的恭敬下来到了自已座位。轻轻的抚摸了一下椅子,椅子是谢玄不知道的名贵木材制成的,但是对于谢玄来说最重要的却是“先帝御赐”四个大字。

谢玄在文官首位之中,与宋代冗杂的官职不同,郑廷的官职还是更多的继承了唐代发展了不少像明代的官职。

只是诸如三公这样的荣誉头衔,先帝不是基本没设,而是根本没设,中书省也是经过时代的发展成功寄了,但是丞相却被先帝保留了下来,虽然权利肯定是不如全盛的丞相,不少属于中书省的权利都被下放至六部。

此时的谢玄就是朝堂上唯一的一品官员了,六部尚书全都是从一品,武职原先也有一个一品官员也就是赵庄,当然他现在不在朝堂上,他在辽北教野人识字呢。

与较为繁盛的文职不同,武职显得惨淡得多,先帝实在是太能打了,十六年时间转战大半个天下,几乎大大小小的战役都有他指挥的身影。这就导致武官显得作用不大,他们的作用一般局限于召集军队?

现在先帝离世朝堂上下,除了赵庄没有一个威望足够的武官,唯一一个有威望的是薛平安但是他是文官,不过文武划分本来就不是绝对的。

崇文抑武对于唐末以后的时代来说是肯定的,但是文官并不是不能打仗,诸如明代于谦孙传庭亦或者宋代自已出来的文天祥辛弃疾都是文官,亦或者只是文人或者只是武人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武官治国会使得以武乱禁,民不聊生。文官治国会使得党争四起,残害忠良。文武向来不是绝对的,不要将个人的功绩套到群体之上,也不要将个人的罪孽套在群体之上,群体是群体,人是人。

就这么想着,时间渐渐的就过去了,群臣也已经全部到岗。姜华熙却迟迟不出现。

“这孩子怎么回事,难道起晚了吗,但是小熙不像懒惰之人啊。”谢玄心里想着,渐渐感到了些许急躁。

过了不久姜华熙火急火燎的跑到了朝堂之上,急急忙忙的致歉道“朕昨日处理公务晚了些许,还请众爱卿莫怪。”

原来昨天姜华熙在谢玄辅导他处理政务后,自已也尝试处理了起来,只是没有谢玄的处理,在做批语时,他时常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不知不觉就批到了下半夜,见公务还没多少处理完的,姜华熙才无奈的睡下。

当姜华熙忐忑的坐在龙椅是,用不安的眼神看着谢玄,在帮姜云下葬这时有谢玄在身旁,在登基之时也有谢玄在身旁,现在谢玄离得不算远,但是对于姜华熙这短短的台阶确像天河一样将他的依靠分开。

辰时的过半的钟声很快就敲响了,照常理来说就是皇帝让身边的太监宣布上朝,然后诸位官员就会一个一个开始禀报事务。

然而姜华熙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仍旧是不安的定在龙椅上,那与先帝一般的面庞,显露出的不是先帝一般的英武,虽然有着英气但更多的是稚嫩。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姜华熙就这样端坐在龙椅上,与同样端坐着的群臣大眼瞪小眼。

群臣都很想抓紧时间汇报完工作退朝回家,处理政务之后陪老婆了,但是皇帝不开口,群臣没人敢先开口。

虽然现在坐着不难受,但是不可能真的光坐着开完一次朝会吧,群臣把求助目光放在谢玄身上,谢玄一脸无奈,不光是因为群臣求助的目光,还同样是因为姜华熙把求助的目光放了下来。

姜华熙已经22岁了,比当年初出茅庐的谢玄还要大上一岁,但是还像一个小孩子一般,遇事只会找长辈求助,太后为了坚定不开后宫干政的先河,直接将自已锁在了宫中,日日拜先帝的牌匾,因此谢玄也成了他唯一能信任的长辈。

谢玄轻声呢喃道“到底不是先帝啊”,随后还是站起身说道“陛下辰时过半,许是陛下昨日操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