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为报先帝之恩,誓死讨贼 > 第72章 事已解决,勿念

第72章 事已解决,勿念

兴元六年正月

基本稳定了水患后遗症的谢玄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

天灾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但是对于民众的伤害却是巨大的,这次受灾民众千万以上,死亡人数还没统计出来,因为天灾之后大量民众失踪并且慢慢的找回官府报道,如果剩下失踪的人数全是死亡人数的话,在册人口起码减少一百万以上。

吴廷的人口普查做得比起前代来说好的相当的多,主要原因还是生产力的发展,原先东汉时期开始流行的庄园经济崩溃,唐代以后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崩溃,使此时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到达了一种空前强大的地步。

与大多数人所认知的不同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世家大族是没有千年的,而大部分意义上的地方大族在真正的强权面前也只有地方上抗衡中央的能力,现代意义上的掌控大量人口土地和对典籍注释权实际成型于东汉末年,消失于唐末共计六百余年的历史。

虽然此时吴廷可能还有几千万的隐匿人口,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被统计出来了,古代隐匿人口的主要动机是因为繁重的税赋,徭役等。但是吴廷收的田税非常低,对于政府而言,现在的田税基本上只起到保底的作用。

为什么清代摊丁入亩之后人口暴涨,原因并不是真的生出来了这么多人,而是摊丁入亩后,民众没有了藏匿户籍的动机,在才是人口暴涨的真相,而非所谓的红薯的引进。

谢玄在离开受灾区之前,将受灾区的人头税免除,将多余税种比方说丁税人头全部整合到田税中,这样称得上简化版的摊丁入亩,受灾之后人口直接减少也不会太多。

回金陵的道路因灾情而大量毁坏,即使基建能力再强,也无法立即修复多地的道路,因此谢玄一路上的行程相当颠簸。

回到金陵附近后,姜华熙亲自带领着群臣,早早地就来到了距离京城三里外的地方,等待着谢玄的到来。

看到远处的队伍,姜华熙心中松了口气。

“恭迎谢相回京!”群臣齐声高呼。

谢玄下马,快步上前,向姜华熙行礼。

“相父,辛苦了!”姜华熙激动地说,他的身体因为长时间的等待而微微颤抖,汗水沾湿了他的衣襟。

“分内之事。”谢玄微微摇头,目光扫过众人,“水患已平,百姓得救。但灾后重建工作刻不容缓,诸位大臣需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臣等谨遵丞相教诲!”众人异口同声。

姜华熙点点头,与谢玄一同转身,走向京城。

街道两旁,百姓们自发地簇拥在一起,欢迎谢玄的归来。

谢玄面带微笑,向众人挥手示意。眼神温和而亲切,完全没有一个位于高位的之人的架子。

谢玄立即回到府中,拿出刚刚姜华熙借机塞来的信件,信上只写着一段话“事已解决,勿念”

“解决了?”谢玄心中疑惑重重,他实在难以相信,一个拥有如此巨大能量的人居然会轻而易举地被解决掉。姜华熙的能力提升,谢玄一直看在眼里,如果不是对他足够信任,谢玄也不会放心地离开京城,把朝中事务交给他处理。

如果姜华熙已经查到了幕后黑手的身份,但却没有采取行动,反而让自已不要再追查下去,那么这意味着姜华熙有意包庇这个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既不在朝廷的核心官员之列,又有不小的权势,甚至可以在军队中传播谣言呢?

经过一番思索,谢玄终于找到了答案——外戚!姜华熙如今只有皇后一个女人,而皇后还有个哥哥,其官职等级大约在四品左右,绝对不能算低。

谢玄不清楚姜华熙何时得知河东问题与外戚有关,但从他试图保护皇后哥哥的举动来看,包庇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

“唉”谢玄长叹一声,如果是皇家之事,谢玄就完全不好插手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先帝时期皇后哥哥对于地方的影响力肯定是有问题的,只是不清楚这个影响力为什么衰退了,使得他的保护伞轻而易举被谢玄打破了。

谢玄坐在府中的书房,窗外的月光洒在案上,他的目光却依旧停留在那封简短的信件上。信中的"事已解决,勿念"显得格外沉重,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谢玄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思绪飘向了远方。外戚的问题,历来是朝廷中的一个敏感话题。

历代以来,外戚干政的例子屡见不鲜,但谢玄没有想到,这一次竟然牵扯到了皇后的家族。他知道,这件事情处理起来必须极为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朝堂上的风波,甚至影响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