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城外,朝廷营帐星罗棋布,似一张巨大的铁网将都城牢牢裹住。谢玄身姿挺拔,伫立在主营帐前,目光如炬地凝视着那威严高耸却又透着紧张气息的城墙。
陆昭武在城墙之下,犹如一位严谨的工匠,精心指挥着士兵们构建防御工事。
士兵们个个挥汗如雨,手中的铁镐与铁锹不停地翻动着泥土,挖掘出一道道深深的壕沟;沉重的拒马被有序地安置在关键位置,尖锐的木桩指向城墙方向,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防御的坚不可摧。
“将士们,加把劲!这壕沟便是阻挡敌军的第一道防线,定要挖得深且牢固,莫让城中叛逆有可乘之机!”陆昭武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空气中回荡,士兵们齐声响应,手中动作愈发迅速而有序。
与此同时,苏赫肩负重任,亲率一队精锐沿着补给线展开严密巡逻。补给线上,运粮车队如长龙般蜿蜒前行,士兵们神色警惕,小心谨慎地护送着每一份物资。
苏赫深知,此补给线犹如大军的生命线,一旦被截断,大军将会陷入绝境,功败垂成。“兄弟们,此乃我军命脉所在,务必提高警觉,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可放过。全力确保补给线畅通无阻,方是我等今日之重任!”苏赫目光坚毅地扫视着四周,士兵们皆紧咬牙关,严阵以待。
城内,段宏业自政变成功后,并未迎来想象中的顺遂统治。虽成功掌控王宫,然城中民心所向,并非他这叛乱之徒。
百姓们对其叛逆行径深恶痛绝,只是畏惧其武力镇压,才敢怒不敢言,将满腔愤懑深埋心底。
段宏业为筹集粮草以维持军队运转,不择手段地向城中富户大肆搜刮。一时间,城内富户人人自危,怨声载道,而他与城中贵族原本微妙的关系也因此变得剑拔弩张,矛盾日益尖锐。
“殿下,如此行事,恐城中不久将生大乱啊。”一位将领满脸忧虑,小心翼翼地向段宏业进谏。段宏业眉头紧皱,面露不悦之色,不耐烦地呵斥道:“本王心中自有定夺,你只需专注于守城御敌之事,休要多管闲事!”
谢玄派出的密探林羽,小心翼翼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胆识,结识了一位名叫阿福的机灵少年。阿福虽年纪尚轻,却对城中情况了如指掌,且为人仗义勇敢。
林羽通过阿福,犹如点亮了一盏明灯,逐渐摸清了城中百姓对段宏业的切齿怨恨以及城内守军的兵力分布与布防详情。
“林大哥,你是朝廷派来的英雄,一定要救救我们啊。”阿福目光中满是期盼与信任,紧紧拉住林羽的衣袖说道。
林羽微微俯身,轻轻拍了拍阿福的肩膀,安慰道:“阿福兄弟放心,朝廷大军旨在平定叛乱,解救百姓于水火,定不会伤害无辜。我们定会尽快想出良策,还大理城以安宁。”
随着围城之战的持续推进,城中局势愈发严峻。粮食短缺问题如同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城内众人。
物价如脱缰野马般飞涨,百姓们生活困苦不堪,街头巷尾怨声载道。段宏业为解燃眉之急,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削减士兵口粮。此举一出,士兵们心中不满情绪迅速蔓延,士气如漏气的皮球般一落千丈。
而朝廷军队这边,谢玄日夜苦思冥想,与将领们共商破城良策。“如今城中内乱已现端倪,我军不可再坐视良机流逝。可于夜间派遣小股精悍部队,对敌军展开骚扰战术。使其日夜不得安宁,疲于应对,同时全力探寻与城中内应取得联系之契机。待时机成熟,里应外合,一举破城!”谢玄目光深邃,语气坚定地阐述着自已的战略构想。
将领们纷纷点头,对这一计策表示赞同。于是,在随后的数个夜晚,朝廷军队依计行事。当夜幕笼罩大地,万籁俱寂之时,多支小股部队如暗夜幽灵,悄无声息地靠近城墙。
他们或弯弓搭箭,向城头守军射出一波波箭雨,引得守军一阵慌乱;或制造各种怪异声响,仿若千军万马来袭,令城内守军惊恐不安,草木皆兵。城内的段宏业与守军被这接二连三的骚扰搅得心烦意乱,焦头烂额,却又无计可施。
林羽这边,经过多日的探寻与努力,终于觅得与段智祥取得联系的珍贵机会。他与阿福巧妙地避开城中巡逻士兵,通过一条隐秘的地下通道,成功潜入王宫。在王宫的一处密室中,见到了被软禁于此的段智祥。
“丞相可曾知晓本王如今的艰难处境?”段智祥面容憔悴,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急切与期待,见到林羽后赶忙问道。
林羽抱拳行礼,恭敬地回答道:“丞相已在城外围城,正绞尽脑汁营救大王。大王可知城中有哪些将领可争取为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