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下令释放被段宏业软禁的官员,以礼相待,与他们共同商议西南的重建事宜。“丞相,此次西南百姓能得保全,皆仰仗您的仁义之师与英明决策。”一位白发苍苍的大理国老臣身体微微颤抖地说道。
谢玄微微拱手,谦逊地说道:“西南本就是朝廷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重归朝廷,我等自当齐心协力,全力恢复其往日的繁荣昌盛。”
见此情形,诸位老臣面色皆变,只因大理已历经二百余载岁月,其王室与贵族在民众之中尚有威望,拥护者亦不在少数。
谢玄看在眼里,心中明白,若要彻底平定大理,将西南完全纳入中央,仅靠武力远远不够,必须在行政文化上完全同化成内地。
谢玄当下传令,命下属在大理城各处张贴告示,明确告知大理百姓,朝廷此次出兵,目的在于平息叛乱,恢复太平秩序,绝无掠夺与欺压之意。并且承诺会不会允许城中出现任何欺压百姓的现象,各族也能正常信仰自已的先祖,保留自已的文化。
为安抚大理的贵族阶层,谢玄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城中所有名门望族与重要官员前来赴宴。酒过几巡之后,谢玄神色庄重地说道:“诸位,大理本就是天朝土地,虽说中间历经诸多波折,但如今回归朝廷怀抱,实乃顺应天意之举。
朝廷绝无损害各位利益与尊严的想法,反而期望能与大家携手合作,一同打造西南的繁荣盛景。只要各位能对朝廷忠心耿耿,日后必定会获得丰厚的赏赐,荣华富贵亦不会有失。”
这一番话让不少贵族心中的顾虑有所减轻。然而,这只能暂时安抚人心。
谢玄立即当着他们的面修书一封,派遣快马加急送往京城,在信中详细陈述大理的现状,并附上自已对于治理大理的规划,极力主张设立云南省,将其正式纳入朝廷的管辖版图。
姜华熙很快批复,同意了谢玄的提议。谢玄也着手构建行政体系。在省一级,精心挑选一位品德高尚、才能出众且富有理政经验的大臣出任巡抚,全面负责云南省的各项政务,确保朝廷的政令能够在云南顺利施行。
对于府一级官员的选拔,谢玄从朝廷中挑选出那些品行端正、能力卓越的中青年官吏。这些人在其他地方任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迅速适应并开展工作。
在他们赴任之前,谢玄亲自召见并叮嘱道:“务必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不要激化地方矛盾,实在不行在动用非常手段。”
县级官员的选拔则采用了两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朝廷的低级官吏中挑选贤能之人,他们对朝廷的制度法规较为熟悉;另一方面从大理本地的贤达之士和读书人中选拔佼佼者,他们对当地的情况了如指掌。二者相互配合,既能保证朝廷治理政策的有效实施,又能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需求。
在乡一级的治理上,谢玄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较为灵活的策略。由于乡村地域广阔,事务繁杂,若仅仅依靠朝廷委派官员,恐怕难以做到全面兼顾。于是规定,在朝廷统一管理的框架之下,允许地方公推那些威望高、声誉好且忠诚于朝廷的乡绅担任乡长,协助官府处理乡间事务,诸如调解纠纷、组织农业生产等。
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谢玄设立羁縻州,其行政级别与乡相同。任命当地部落首领为知州,但前提是必须得到朝廷的正式册封与认可,并且要接受朝廷的监督与管理。
朝廷会派遣专门的使者定期前往羁縻州传达旨意与政令,同时考察当地民情,并将情况回报朝廷。知州需要定期前往朝廷述职,详细汇报州内的人口数量、农业生产、社会治安等状况。一旦遇到战争、外交等重大事务,则必须听从朝廷的统一调度与指挥。
谢玄又组织了一批精明强干的吏员,筹备对云南省内的土地和人口进行全面清查。只有掌控了地方人口和土地,才是真正掌控了西南。
“诸位,此次清查工作关系重大,务必谨慎细致,做到毫无遗漏,不可有丝毫懈怠。”谢玄对清查人员严肃地说道。
这些吏员将分成若干小组,奔赴各个府、州、县,会同当地官府与乡绅,逐户登记人口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内容;同时精确丈量土地,详细记录其面积大小、肥沃程度、用途等情况。
在清查过程中,谢玄特别强调要公平公正,严禁偏袒权贵,亦不可欺压百姓。对于一些偏远山区或少数民族聚居地,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的习俗与传统,采用合适的方式开展清查工作,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与纠纷。
为了确保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谢玄从军队中抽调了一部分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