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也许未来真的ai机器人颠覆了世界,居家养老金和高端康养社区估计也会与时俱进,采用ai机器人护工或者机器人保姆。
这样,就和科幻片里的类似,人会不会变懒了,或者不需要工作了。那还需要结婚生子吗》?想想感觉还是挺混乱的状态。
林丽正在想着,一条微信打断了她。原来是高兴的一个同事发来的,林丽和这个人老家是一个镇的,都是潮汕人。这个人说他最近看到一则视频说:某个保险公司的年金险当年投保的时候说是教育金,但是现在客户一看条款,就发现不是这样。打电话问了那个保险公司的客服,客服说他们这款产品是到被保人60岁才能领取。
高兴的这个同事和林丽说他刚刚想起来,他母亲在他小学时候就投保了这款保险,是不是真的要60岁才能领取?林丽没有直接回答,因为不是自己家公司的产品,她就说要看条款。客户说改天把合同找一下,然后拍给她看看,让她帮参谋一下。
这个人之前林丽让他买年金险总是说没有钱,原来他们家买过一些。林丽答应了他说,可以帮他看条款。她也希望能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有机会让这个客户加保。
林丽上个月没有出过单,这个月务必要出单,不然到了月末就会很难熬,又是季度考核了。她上个月因为刚过完年,客户很多都过年花了很多钱,一说起来买保险,都会说没钱。
现在的环境,虽然不至于太糟糕,但是很多人对于未来是没有安全感的。林丽自己也会有这种感觉。到了40岁后,跳槽回原来的行业似乎没戏,很多行业现在招聘都会限制35岁以内。他们宁可要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力成本便宜啊。
现在也不知道怎么了。企业都是奔着业绩,人情味淡了许多。现在的劳动力不是那种体力劳动就可以,也不是有经验就可以,对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因为太多可选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机会移民的人都在想着往外走。外面没有国内这样卷,可以多一些机会,生活质量更好。 林丽有时候想,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她一定不会从以前的公司辞职,好好坚持干到退休。也许她现在已经是个总监了。
前两天听到一个老主任说,她在教育自己的外甥女,说要好好学习,以后找个好工作,做什么都千万不要做保险。做保险身体累不说,心也很累,得不到人的尊重。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打死都不做保险了。
林丽也有这种感受过。她当初留在保险公司是因为很多朋友信任她,在她这里出了保单,如果就这么走了,不管他们的保单了。未来见面怎么交代?她可能就是败在自己太负责、太认真上。如果早五六年跳槽,还可以找到公司上班。
但是谁知道呢?会不会疫情时候也会遭遇裁员?这个世界总是祸福相依,没有人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