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这事很快传遍了全村,村口处赶集的,地里上工的,水井边洗菜洗衣服的,就这事儿聊得热火朝天。
“杨现一家真是心胸宽阔啊!村子里谁要是敢把我家养的牲口杀来吃掉,我非得让他也拿自家牲口来抵!”
另一个人连连点头,接着他的话说道,“不抵就赔钱,反正绝不可能像杨现那样,人把钱都送上门了还给还回去。”
“你们真觉得人家是傻啊?”另一个人不屑地笑笑,“这一家子头脑精着呢,往后张结巴和杨杰有得还咯!不信走着看!”
另一头,杨现一家去了地里。
原本对吴慧英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花春顶着一张笑脸迎了上来,“慧英儿来啦。”
吴慧英当然知道花春这态度为什么会转变这么多,她点头“嗯”了声,就算打了招呼。
花春也不气恼,嘿嘿笑了一下,就拿着锄头在她身旁干起活儿来了。
有人把这一幕看在眼里,悄悄议论:“800块就换花春对吴慧英转个态度?这也太不划算了吧!”
这边正说着呢,村委会有人下地里来了。
是个年纪很轻的小夥子,也是村长的亲戚。
年纪轻轻不愿意劳动,觉得累,就被村长安排到村委会跑腿儿去了。
他“噔噔噔”几下跑到拿着本子正在给人挂工的张结巴身边,凑到他耳边说了几句话,然后转身跑了。
张结巴在原地站了会儿,拄着拐杖朝村委会去了。
才走了几步又停下,转回来往回走。
这次走的方向是朝着杨现的。
村里思想封建,下意识都以为一个家里做主的是男人。
谁料张结巴才把话一说,杨现就答,“等我和慧英还有语卓商量一下再给你答覆。”
两个人的谈话说得没头没尾的,张结巴一开始跟杨现说话时音量也不算高。
但很快,两个人之间说的事儿又传遍了全村。
原来是上头让在村里推荐一个大学生名额。
有很多要求,细化下来比较重要的有:二十左右的年龄,初中学历,三年以上的实践经验。
村子里读过初中的只有杨现和他家俩闺女一儿子。
事实上,这种名额村里以前也有过。
但怎么也轮不到杨现家头上。
一是他们家和村委会没什么关系,其次则是杨现多少带着点读书人的清高,根本不会巴结人。
所以张结巴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做出的第一反应和以前一样:去村委会说明情况,说本村没有符合条件的人。
才刚跨出一步,突然记起自己欠的人情。
就又往回走了。
……
杨现家里。
“语卓,爸的意思是,把这个名额留下来给你。”杨现解释,“欢欢和建成这才上高一,年龄也还没到,还有一年才需要考虑大学的问题。”
吴慧英也说,“比起到外地去,妈也更希望你去读大学,至少安全,不用爹妈挂心。”
杨语卓想了想,“年龄查得不紧,让欢欢去吧。”
她无疑是想上大学的,但这样给名额的机会好几年才有一次。
杨语卓知道高考恢覆的时间,并且她有信心自己可以凭本事考上。
“语卓,你别在不该让的时候让。”杨现用一种慈爱的目光看着她,“可能你是姐姐,总想着要让着小的,但这次情况不同,一个月之内名字就得报上去的,欢欢能在一个月之内长到二十岁吗?”
“语卓,就听爸妈的,去读大学吧,啊。”吴慧英劝她道。
“一个月是把名字报上去的时间。”杨语卓了解原书里写的流程,“填完申请表还得检查身体,写政治思想汇报,各种资料都交上去了,上头还要派人下来审查,这些事全部搞完,一年都过去了。”
到时候杨语欢正好读完高中,年龄也差不多。
“你现在也才十九岁多啊!”吴慧英急了,她是真不想眼睁睁看着杨语卓一个人跑外地去打工,“就算这些事情需要一年,一年后你二十出头,还是符合年纪要求的!”
“可是我不想等一年。”杨语卓擡起头来,望向杨现和吴慧英的眼神清澈,眸子里一点杂质都没有,干净纯澈,“爸,妈,我不想在村子里干等着浪费一年,我想出去。”
杨现和吴慧英哑然。
吴慧英“唉”地叹气,在凳子上转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