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拿背对着杨语卓,不愿意同她说话了。
她又气又伤心,好不容易养大这么一个闺女,不像别人一样过正常的人生结婚生子就算了,还老想着往外跑。
杨现读了点书,多少有一点能理解杨语卓。
他决定好好跟闺女谈谈。
“语卓,你决心要出去也行,你现在有什么计划吗?”杨现说话温温吞吞,带着几分读书人的儒雅,一连好几个问题,却娓娓道来,没有一点咄咄逼人的意思,“比如,你要去哪里,打算怎么去,去了要做什么,如果不顺利,有什么其他打算?”
这几个问题杨语卓都想过,为了让父母放心,她一一回答,“想去上海,年初县城的火车站就投入使用了,到时候我可以从县城出发,目前想做的是服装类,我准备先从纺织厂开始做起,顺利的话就多待几年,我会至少留一张单程票的钱,如果不顺利,就回来家里。”
这样的社会条件和经济背景下,许多女孩子们是没有机会上学的,因此她们大多学历都很低。
杨语卓推测,如果只是做个普通纺织厂女工,应该是不需要什么学历要求的。
她准备先到纺织厂里把料子的种类都摸清楚,然后进个时装公司,摸清楚市场,同时也学点用得着的东西,等存了点积蓄之后再辞职出来单干。
计划是三言两语就能讲完的,但实施起来少不得三年。
当然,这她不可能跟杨现和吴慧英说。
说了她就去不了了。
杨现听了她的说法,轻轻点了点头,“也不算无头苍蝇,那如果在火车上遇上拍花子……”
“爸。”杨语卓喊了一声,打断了他,“去水井边洗菜洗衣服也可能会掉水里,隔壁村子里还有放牛被牛角拱死了的,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安全的。”
“那不一样。”杨现说,“这种掉水里淹死的和被牛拱死的你听过几个?”
“确实不太一样,但是,爸,你去过外面吗?你为什么就能断定遇上拍花子的可能性比掉水里淹死的可能性大呢?”杨语卓问。
“没吃过猪肉我还没见过猪跑吗?”杨现叹了口气,说,“这不大点的村子里都有拍花子,更何况那人来人往的火车里。”
“拍花子拐卖的都是小孩。”杨语卓咧嘴笑,“我这种大孩已经记事了,他们不要的,放心。”
“放不了心。”杨现安静片刻,语重心长地说,“语卓,爸一直很支持你的每一个决定,但你这次的决定有点太大了,我不能一味支持。”
“我知道,爸。”杨语卓当然能理解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她起身给杨现捏了捏肩,讨好地说,“所以我这不是还在和你们商量嘛,咱暂时也不着急做决定。”
杨现点头。
吴慧英却非常警惕,“你可不准像周尹一样偷偷摸摸的就跑掉啊!”
“不会不会,那肯定不会。”杨语卓答应道,又换到吴慧英那边,给她捏肩膀。
……
村子里是没有秘密的。
吴慧英本人也憋不住话,才往地里一去就把自家闺女想去外边的事儿给倾诉了。
“不行不行,这可万万不行,慧英儿,你要好好劝劝语卓,这去这么远,发生点啥事儿可咋整,到时候有你两口子哭的!”
“辛辛苦苦养出个这么个大闺女,出去打工不等于白养了嘛!”
“就是!好好去好好回还好,万一搞得穷困潦倒地回来,没挣着钱就算了,不招人笑话嘛。”
“哎呀,话不能这么说,语卓这孩子聪明又漂亮,在村儿里都能带头做生意,去了城里也肯定能养活自己。”
“养活自己是一回事,她一未婚小姑娘在外头,还长得这么好看,指不定遇到什么事儿呢!”
他们越说越可怕,给吴慧英吓得脸色都变了。
杨杰两口子不知什么时候闻着风,中午吃饭的时候过来了。
“慧英嫂子,听说你们家语卓想出去打工啊?”杨杰手里端着个铁饭盒,在吴慧英身旁的草墩上坐下。
“是啊。”吴慧英免不得又一阵唉声叹气,望着饭盒,连饭也不想吃了。
“语卓想去哪里呢?”
吴慧英对这两口子没什么好印象,也不想跟他们交心,“就外边儿呗,反正去哪儿都很远。”
“嫂子说说看嘛,如果是我去过的地儿,兴许还能帮上点忙呢。”
吴慧英将信将疑地把地方说了。
“巧了!”杨杰一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