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水星不禁深深吸了一口阳光中的板栗甜香,眯着眼对姜云棠说,“云棠姐,你闻到了没,好香的板栗味道,闻起来甜丝丝的。”
“嗯,风吹过来,香味更明显了。”姜云棠嗯了一声,笑着对她说道,“这就是一会儿你要拍摄的素材。”
“我们这里没有其他用来增收的经济作物。”前排司机大姐和两人闲聊,说道,“稻谷是种来自家吃的,板栗和核桃种植产业才是大家的经济支柱产业。”
贺水星顿时了然,“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在路上都没见到有土地种植玉米丶高粱丶烤烟这类的农作物。”
“这么看来村里的板栗种植和核桃种植发展的很好。”
“嗯,确实是这样。”她注视着前方,小心地开着车前行,一边又回道,“早些年的时候,我们这里没发展什么特色产业,大多数人都是在外面务工之类的,经济发展很落后。”
“后来我们村里调来驻村书记,发现了山上的核桃树丶板栗树,觉得这是村子脱贫发展的新方向,就带领大家一起引进品种开始种树。”
“这个过程肯定很艰辛吧,从无到有,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可不是嘛,要从树苗到成树,再到挂果丶丰产,也花了好几年,我记得第一次丰收的那年,有不少村里的老人热泪盈眶。”
司机大姐和两人说起这些年产业的发展丶村子的变化丶人们的生活,笑容满面,话语间满是溢出的幸福。
过了十多分钟,车子稳稳地停在了村室门口,两人下了车跟着司机大姐往里走去。
“王书记,”她敲了敲门,对着里面的人说,“今天来采访的两位记着到了。”
“欢迎欢迎,快里面请。”坐在电脑前的女士闻言,站起身来,热情地将两人迎进来,然后转身去饮水处接了水泡了茶给两人端过来。
贺水星小心地打量起对方来,对方大概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不同于在车上时司机大姐所谈到的行事果断,衣着朴素大方,笑容亲切,待人热忱,这是她见到对方时的直观感受。
“坐了老半天车,喝口茶吧。”
“谢谢。”接过对方递来的茶,两人礼貌地道谢。
“之前听张姐说,您驻村好些年了。”姜云棠放下手里的杯子,对她说,“村里的变化是您看着过来的,这一天得忙不少工作吧。”
“我在这里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对方笑道,“其实都算不上工作了,就跟平时一样吃饭睡觉,都成我的生活习惯了。”
“那确实是挺久的了。”
杯里的茶喝得差不多了,贺水星说道,“这段时间正是种植园里忙碌的采收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已经开始采摘了呢?”
“有的有的,一大早村里就有一大批人在板栗园和核桃园里进行采摘丶装运。”对方微微颔首,又问两人,“现在就去种植园里看看?”
“差不多了,那现在就去园里吧。”姜云棠两人带上设备和对方一起出了村室,向板栗种植园走去。
走进板栗种植园里,土埂上一行行的板栗树高低错落,黄绿的渐变色染满树身,与照射下来的阳光碰了个满怀。
树枝上浑身是刺的栗苞由青转黄,滚圆肥硕,有的甚至裂开了一道口子,露出里面饱满而有光泽的板栗仁。
只见果农阿姨们拿上棍子一敲,板栗仁便扑楞楞地坠落到地上。阿姨大叔们手法娴熟地避开满是刺的栗苞,将地上的板栗仁准确捡起放进竹筐中,忙得不亦乐乎。
“‘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贺水星环视了一下园内,然后笑着和王书记说道,“看来今年村里的栗子大丰收了,我看大家都快忙不过来了。”
对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大家勤勤恳恳的忙活着,管理得当,今年的产量是比上一年更好。”
“村子发展越来越好了,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显着提高。”姜云棠说道。
来的路上路过不少人家,几乎是两户一架小轿车的配置,屋子看起来也修建的很宽敞。
“书记,你来了。”几名正在捡板栗装的果农大姐向她打招呼,一个大姐从竹筐中抓了一大把板栗递给她,“刚打下来的,剥开个头大颗得很,尝尝!”
“好,谢谢!都装了这么多了,看着得有一百多斤了吧。”
“可不是,今年产量比去年还要好嘞!我们才来一个多小时就已经装了很多了。”
“好好好,那大家继续忙啊,我带两位记着转转。”王书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