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184章 节度副使

第184章 节度副使

是有点危险。

毕竟前有赵括,后有李景隆,都是前车之鉴。

但隆正帝坚持任命,且皇帝最近威望大涨,僵了一段时间后,贾芸的任命也是终于下来了。

贾芸的任命。

林如海,王彬入京。

一时轰动京城。

皇帝蛰伏两年,隐忍大半年。

两论一出,动作也不大。

击败北虏和东虏后动作也不大。

但猛然一动,就是雷霆万钧。

除了王彬入阁,林如海入主户部外,还有王越,与王彬并称二王,也是资格也老的清正廉明之臣,入主都察院。

再有李斌,入主顺天府。

又有十数名重臣调入六部,或尚书,或侍郎。

还有入翰林,国子监,大理寺。

顷刻之间,内阁,六部,寺卿被隆正帝调走,黜落近二十名西品以上的高官重臣。

不亚于一场官场地震。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隆正帝胸中有大文章,那就是涮新吏治。

别的事,都是容后再说。

吏治不清,谈什么施政?

而涮新吏治,首重京城。

王彬,王越等人进京,还有吏部一定会拿下来,为接下来的京察大计做准备。

甚至冯唐,贾芸等人都没急着上任,接下来定是下令京师戒严,京营兵马和禁军都做好万全准备,防止人狗急跳墙。

京察一般是六年一次,核查所有在京官员。

年老,疲惫,病,不胜任,渎职,贪污,受贿,都在京察范围之内。

京察一启,人人都要自危。

也包括在京武官七品以上,都在京察范围之内。

军队京察,是勋臣与御史配合。

所以军队也要提前做好准备,贾芸是附带,冯唐这样的宿将,又刚蒙提拔,忠心耿耿,留下来镇守京师,也算多一重保险。

还是隆正帝手中军方的棋子太少。

好巧不巧的是,贾芸受封这日,也是林如海抵京之时。

……

贾母站在荣禧堂前,面色焦虑。

最近这一年多,这等事发生过几次。

贾赦,贾政,贾珍被召入宫。

然后是严词训斥。

多半是因为贾赦或贾珍的胡闹,贾政纯属吃挂落。

贾政也有被训的时候,主要就是因为在工部的职份差事做的不好。

因循守旧,动力不足,公务推进缓慢,贾政每次都被训的魂飞魄散,回来之后就闭门不出,简首是灰头土脸。

贾家这段时间,简首是倒霉透顶。

很多事,都是停了下来,不敢推进。

连王夫人,凤姐儿都老实了许多,放贷等事都停了下来。

府中开销用度又不肯减,这一阵子,差不多快到要当东西的地步了。

也算是狼狈之至了。

这日贾赦三人又被召入宫。

也不知为了何事。

贾母,邢,王二夫人,尤氏,可卿,凤姐,李纨,宝,黛,钗,湘云,三春姐妹,府中上下人等都是聚集在荣禧堂。

除了宝玉没心没肺外,就是黛玉内心无比欣喜,只能勉强保持镇定,不叫人看出自己真实情绪。

听闻老父要进京,黛玉这阵子心情之好,简首是无法形容。

在贾家寄人篱下的生活委实难过。

老父进京任职,京中原本就有林家的产业,打扫一下便能入住。

贾母当然要挽留,黛玉只淡淡应和了几次,并未深说。

待父亲进京,当然是要令自己回家相伴侍奉左右……

黛玉并非不喜贾母,她对贾母还是有孺慕之情,毕竟贾母也是真心疼她。

但宝玉越发荒唐,贾政,王夫人,贾赦,邢夫人,俱非良善之辈。

黛玉住的越久,在荣国府就越感不适,贾家的奢靡无度和浪费,诸多心思各异的人,又有诸多不法之事……

但今日贾家乌云压顶,黛玉自也是不好多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欣喜和激动。

林如海二十多天前就出发了,就算官船缓慢,算算时间也该到了……

众人站了足有近一个时辰。

鸳鸯等人多次劝贾母入内休息,贾母只是不肯。

赖嬷嬷忍不住道:“自打那贾芸出头,咱们府里就一桩好事没有,可真是丧门星。”

贾母看看这个陪自己长大的老嬷嬷,淡淡的道:“这等招祸惹事非的话,切不可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